资源描述:
《陈太丘与友期行 杨金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中牟县第一初级中学杨金娜【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浅显易懂的古文已有初步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具有一定故事性、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的短小文言文,学生更易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学有所获。但许多学生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信”与“礼”观念。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文本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信”与“礼”观念。【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记述了陈元方和来客的对话。先交代对话背景,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然后描述了元方和友人的对
2、话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陈氏父子都是汉末名士,年方七岁的陈纪,对父友侃侃而谈。关于这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美谈,至今流传。【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2.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3.古为今用,体会“礼”和“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和文章的意思,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古为今用,体会“礼”和“信”的重要性。【教学策略设计】: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互动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
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机智的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能让梨的孔融,六岁能称象的曹冲,还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年仅七岁的陈元方,他是课文《陈太丘与友期》里的主要人物。3二、整体感知首先提出朗读要求,见PPT3。1.请一生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听认真听,看是否达到要求,等待纠正。其中强调“不”----通“否”。2.出示已经划分好停顿,再度课文,要求学生读出语气。见PPT43.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尊君在不?”,“非人哉!”,以及元方的语气。方法:示范----标节奏----个别朗读----评价----再读。4.齐读课文三、疏通文意1.快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
4、,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1)“相”,在文中意可译为“我”。(2)“门”是一词多义词。(3)“元方入门不顾”意思: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家门。2.在理解字句之后,应该学会翻译重要句子,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出来,翻译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小结:以上是我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包括朗读感知和理清字句,下面有请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探究文章的其他深层含义。四、质疑探究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友人是个怎样的人?3.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是指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
5、的看法。小结:可见我们做人要讲“信”讲“礼” 补充板书: 信 礼五、拓展运用3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思考,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七、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2.课外阅读《
6、世说新语》。八、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行 客人: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信 元方:聪明 机智 礼七、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时,我注意到了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只要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即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特别从学生角度备课,更多的考虑学生的感受。当然,教学是永无止境的课题,作为教者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是我们要有一桶水,经过这次磨练,我相信自己正在慢慢成长,我也知道前面的道路还有很长,可谓是任重
7、而道远,可是我相信自己在学校各位前辈的关爱帮助下成长的更好,而且我也通过这次历练做好了思想心理准备,迎接新的磨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