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39031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期”“舍”等文言词语,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意,并能背诵。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3、了解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中华民族守信、有礼等传统美德。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学习重点】诵读背诵课文,把握人物性格,全面正确评价人物。以写名言的形势加深学生对“守信”的感悟。【学习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感悟守信、有礼等美德的现实意义,反思自身日常行为。【学法指导】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在
2、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课前准备】发放学案,学生做好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资料链接】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方正”(正直不阿,为人正派,品行方正)62、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
3、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3、“友”的身份:据史料记载,文中的“友”也是东汉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官职比陈太丘高两品。4、课文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导学和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华古诗文
4、,中华文化之瑰宝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三国志》,我们方能知道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走进古诗文,亲近古诗文,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交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这篇古文,共享学习古文的乐趣。二、自主预习61、给字注音:尊君在不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2、划分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待君久不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3、解释下列词语:⑴解释句中加粗词的含义:①期日中:___
5、_______②去后乃至________③相委而去④太丘舍去:________⑤下车引之⑥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⑦尊君在不:________⑧无信:________⑨无礼:_______⑵翻译下列句子: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⑶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⑷文中“君”“尊君”“家君
6、”的称谓有什么不同?⑸搜集中外名人讲诚信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师寄语:多种思想的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1、复述课文(提示:可通过小品、情境剧等形式])要求:⑴、用自己的语言⑵能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2、阅读思考⑴本文人物的情感应抓住哪个字来读?⑵课文中谁怒了?他为什么发怒?请读出他的怒。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⑶友人一发怒,就破口大骂太丘,作为太丘
8、的儿子的元方也发“怒”了,他为什么发“怒”?如何读出他的“怒”。元方有什么性格特点?⑷太丘是否生气了呢,请读出他的“怒”。⑸请同学们全文读一遍,读到“怒”时就象你们刚才那样读。3、(讨论)你认为谁的“怒”更合乎情理?你赞同或不赞同谁的做法?4、假如你是元方、友人或者陈太丘,遇到文中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三、拓展迁移(教师寄语:挖掘你的智慧,相信自己你可以说的很好!)1、假设客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陈太丘,他会说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