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

ID:38833800

大小:4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0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_第1页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_第2页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_第3页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_第4页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嵇文甫(一)当中华民族正拚死苦斗,从血泊中打开出路,以自决其前途命运的时候,“中国化”的口号被提出于学术界,这是富有学术意义的。中国需要现代化,需要把世界上进步的学术文化尽量吸收,使自己迅速壮大起来。然而我们有自己的社会机构,有自己的民族传统,有自己的历史发展阶段;不是可以随便安上美国的头,英国的脚,要方就方,要圆就圆的。世界上任何好东西,总需要经过我们的咀嚼消化,融合到我们的血肉机体中,然后对于我们方为有用。我们不能象填鸭似地,把外边的东西尽管往自己肚里硬填,不能象小儿学舌似地,专去背诵旁人的言语,我们要“中国化”,要适应着自己的需要,把世界上许多好东西都

2、融化成自己的。随着“中国化”口号的提出,一般开倒车迷恋骸骨的先生们又该洋洋得意了。他们不理解或故意歪曲了这口号的正确含义,而一味呐喊其阿Q式的胜利。他们会说:“还是我们的对罢,看!你们自己回头了!”为着击破这班人顽固的天灵盖,而便利中国化运动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做一番破迷显真的工夫,把“中国化”这口号的正确含义从各种胡说中救拔出来。首先,很明显的,所谓“中国化”,自然不会相同于顽固的国粹论。因为照国粹派的看法,什么都是中国的好,一切都用中国固有的。既然本来就是中国的,尚何所谓“化”不“化”呢?“中国化”的含义,当然是说把本来非中国的东西化成中国的,它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其前提条件

3、的。它所反对的,只是不顾自己的需要,不适应自己的消化能力,不和自己固有的东西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只把外来文化机械地、生吞活剥地,往里面搬运。它并不是文化上的排外主义。我们只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地上来进行“中国化”,并不能关起门来,把中国自己的东西再来“中国化”。它不仅不排斥外来文化,而且恰好相反,非吸收外来文化也就根本无所谓“中国化”。所以“中国化”这口号和顽固的国粹论简直是根本不能相容的。其次,所谓“中国化”,当然也不会混同于糊涂的中体西用论。因为所谓“中国化”,是融化不是拼凑,是化合不是混合,是彻头彻尾,彻上彻下的,不是割裂补缀的。中体西用论的毛病就在糊涂。他们不知道中国之

4、所以为中国,西洋之所以为西洋,而只糊里糊涂地,中西合璧,杂凑在一起。他们自以为通贯古今中外,有体有用,八面玲珑。但实际上,经过这一来,中国的“体”,也不成其为“体”,西洋的“用”,也不成其为“用”。其结果,只弄成一塌糊涂而已。所谓“中国化”就不是这样。它既不把体用分成两截,更不就体用配合中西。它只把世界上许多好东西尽量吸收而使之“中国化”。这“化”了的东西,从一方面说,彻首彻尾,的的确确是世界的;但同时,从另一方面说,又彻首彻尾,道道地地是中国的。世界性的文化,透过各民族而显现为各种特殊的形式。所谓“中国化”者,只是世界性的文化,经过中国民族的消化,而带上一种特殊的中国味道而

5、已。这和那糊涂拼凑的中体西用论显然不同。还有,所谓“中国化”,又决不同于投机性的中国本位文化论。因为中国本位文化论产生于一个时代的逆流中,它是在漂亮辞句的掩饰下。向这逆流暗送秋波的。它反对全盘西化论,同时又不是国粹论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从表面上看,这不是和现在所谓“中国化”很相类似么?但实际上,它是迷离闪烁,并没有明白确定的内容。怎样才是“中国本位”的文化呢?其意若曰:不管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也好,西洋现代的文化也好,我们都要站在目前中国的立场上,把它们重新称量一番,赤裸裸地建设起一种中国自己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既不是中国古代的,也不是西洋现代的,而另是一种“第三种文化”和前

6、两年文坛上所谓“第三种人”一样。这个“第三种文化”和所谓“中国化”之不同,乃至于它的非世界性和非现实性。如上文所说,“中国化”乃是把世界性的文化“中国化”,这“化”了的东西,虽然带上些中国味道,但本质上仍然是世界的。至于所谓“中国本位文化”,却是中国所独有,和西洋文化有本质上的不同。换句话说,那班人只看见文化的民族性,却没有看见文化的世界性,他们不能把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在这一点上,它们比起国粹论者,或中体西用论者,不见得进步多少。再者,“中国化”只是就现实所有的,中国民族正在吸收着世界性的文化,咀嚼消化,使这种文化在中国民族中发荣滋长,放出异样的光彩。它并没有象中国本位文化

7、论者那样的野心、幻想,要超出古今中外,劈空另创出一种新文化来。真理是具体的。“中国化”这口号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切合时宜,切合当前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要是讲漂亮,讲八面照顾的话,它或者还不如中国本位文化论。然而那就不成其为实践的口号,而只是一种抽象的空论,只是做八股。“弥近理而无乱真”。我们须要“谨防扒手”。纵观近百年来的中国史,实在是一步一步的在“现代化”。这个“现代化”的过程,可写为下列的程式:国粹论中体全盘中国本位中国化西用论西化论文化论运动“国粹论”乃是沿袭中国传统的旧文化。“中体西用论”就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