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

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

ID:38820373

大小:2.22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19

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_第1页
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_第2页
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_第3页
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_第4页
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_第5页
资源描述:

《3.2__生活中的透镜(2011年上课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凸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会聚作用运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对光线的作用: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实像变化规律:物近,同时像远,像变大。虚像变化规律:物近,同时像近,像变小。照相机的构造看一看光圈环快门闪光灯镜头调焦环调焦环是相机上控制镜头伸缩的装置。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光圈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通量的装置。快门是相机中控制暴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共同控制暴光量。想一想3、快门和光圈共同控制什么?2、光圈和快门分别控制什么?1、调焦环是调节什么?物距:U像距:v为什么能成像???照相机的工作原理ABA’B’

2、镜头----凸透镜胶卷----光屏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2、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F当物距相同时,照相机的焦距越长,所照的相片越大。F2FOF2F照相机的使用人与相机距离在u>2f的地方.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人,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或镜头向前伸]即:应用于当物距变小时,像和像距都变大这一原理。F2FOF2F【例1】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解答】

3、人应该远离相机,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分析】从拍半身像改为拍全身像,实际上像缩小了,此时像距应该缩小,同时增大物距。【例2】晓晨同学在校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解答】请晓晨往后退一些,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就能把全班同学都照上了。【分析】若使两个同学的像再进入底片内,全班同学的像就要缩小了。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的规律进行调节。【做法】:只要晓晨向后退一些增大物距,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来减小像距,就可以把全班同学都照进去了。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幻灯机成像的

4、光路示意图投影片镜头平面镜镜头(凸透镜)反光镜光源投影片投影仪(projector)一、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师生互动投影仪的原理ABA‘B‘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成像的原理:f

5、构造:是短焦距的凸透镜。放大倍数:一般只有几倍,最多不超过20倍。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小;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一侧,所成的像是虚象.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物体位于焦点以内u

6、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例如:平面镜成像放大镜的像ABA’B’ABA‘B‘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像投影仪的像“眼睛受骗”用放大镜看下列哪些量不能被放大(  )A、线段的长度。B、园圈的面积。C、角度的大小。D、报纸上的字。下列器材中哪个用到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A、潜望镜.B、体温计。C、平面镜。D、照相机。CB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放大”或“缩小”)的像。小明用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应把当作照相机的

7、镜头,把____当作胶片。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为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到胶片的距离,小明观察到胶片上的像是。凸透镜缩小凸透镜光屏镜头缩小、倒立的照相机上的调焦环是用来调节()A、镜头焦距。B、照相机光圈大小。C、拍摄景物与镜头间的距离。D、镜头与胶片间距离。D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要使被照人不动应将( )A、相机向后移并缩短暗箱。B、相机向后移并拉长暗箱。C、相机向前移并缩短暗箱。D、相机向后移并拉长暗箱。A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相机,给一个人照了一张6.6cm的全身像,再用它给这个人照一张6.6cm

8、的半身像,应该是()A、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暗箱长度缩短。B、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暗箱长度伸长。C、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缩短。D、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伸长。D甲、乙、丙、丁是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