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84453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鲁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雪》教学设计江川区大街中学郭锦琴一教材分析《雪》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9课,这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写于1925年,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而北方还被封建军阀盘踞,处于一片寒冻之中。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的斗争着,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雪》的构思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我们学习本文,就是引领学生去感悟这种感情,理解这种匠心。二、学情分析《雪》是一首散文诗,之前同学们已经学过《蔚蓝的王国》、《海燕》对散文诗写景抒情、象征、想象等写作手法已经掌握。但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语言精辟含蓄
2、,意蕴深邃,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男生尤为突出,学生良莠不齐,差距比较悬殊。表现为:阅读理解不到位,学得比较浮躁、不扎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不够充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去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文本的内涵。三、教学理念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者一种人生态度的流露,文学活动也就是人们用文字来提升生命觉悟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靠深厚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所以我想应该借助于对文字的品析和对文学的鉴赏去实现三维目标,逐步渗透文字、文学和文化并且最终融合
3、于一体。四、教学设想散文诗《雪》是鲁迅作品中为数不多的色彩明丽的文章之一。文中对江南雪景的描绘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对朔方的雪更是倾情讴歌,极力赞美。美丽的雪景,美丽的文字,都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品读。“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那又是怎样的情感在驾驭着这些美丽的文字呢?我想,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那虽然孤独但仍不屈抗争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这应该是我们阅读本文以后最大的收获吧。五、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文中的写景画面,概括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特点。2.结合背景和相关材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面
4、》、《有的人》),理解作者笔下江南雪和朔方雪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寄寓的情感。3.品味文中精炼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句,领会江南雪和朔方雪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对生命的赞颂,虽然孤独但仍不屈抗争的精神。六、教学重难点1.读懂《雪》,了解其写作年代和背景,探究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重点)。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重点)。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映衬,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难点)。七、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双主互动八、教学过程(一)、导入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朔风凛冽
5、,白雪漫天飞舞,在灿灿的阳光下,蓬勃纷飞,旋转升腾。大自然这般壮美的景象引起了鲁迅先生美好的回忆和辽远的遐想。18天后,鲁迅先生就把他创作的激情和深刻思索凝聚成了《雪》这篇文字优美而又寓意深邃的散文诗。(板书标题、作者)(二)、作家作品哪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鲁迅?(提示生平简历、作品、外貌性格)过渡:鲁迅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以雷霆般的力量震撼了中国乃至世界。今天,让我们跨越漫漫时光的隧道,穿过重重的历史变迁,一起去学习品味他的散文诗《雪》(三)、听读感知、想象雪景教师配乐朗读。读前提示:边听边想象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地方的雪
6、景?他们朗读的基调有什么不同?明确: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板书),江南的雪要读得舒缓、朔方的雪要读得激昂。(四)、细析美句、共赏美景1、分组配乐朗读:女生读江南的雪,男生都朔方的雪。2、讨论交流:作者笔下的雪各有什么特征?画出最能体现雪景不同特点的词句,并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联系写作手法分析)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活力(板书)句子赏析:(1)、修辞手法:比喻(2)、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3)、动静结合(4)、虚实结合(5)、运用丰富的色彩朔方的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板书)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手法过渡:作者妙笔成画,一幅幅雪之画卷舒展
7、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为那份秀美而喜悦,为那份壮美而震撼,那作者写这些景的目的是什么呢?(五)、品读感悟、共探美情1.作者在雪中分别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回看江南雪景图:描绘得有声有色,声色和谐;有动有静,动静相衬,孩子们开心的塑雪罗汉。塑雪罗汉让我们联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雪地捕鸟”片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往和追求。板书:江南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渡:但是面对眼前的现实,这样的
8、美好生活又只能装在记忆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