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ID:38777349

大小:16.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3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关爱盲人的情感。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人体通过眼、

2、耳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的结构及主要功能。能力目标;尝试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的情况并作出解释、并设计探究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视觉有障碍的人群,渗透爱心教育,建立生物学观点。3.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教学难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尤其是与

3、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本章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继而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的学习。三、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4、,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讲述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以及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具准备投影片《人眼球和照相机的结构对比》《猫瞳孔大小的调节》眼球的结构模型,照相机(镜头能伸缩),视觉的形成,下雨之前……等等录像资料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创设情境】俗话说:“天有不测之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界中的万物生灵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为他们都有适应瞬息万变环境的本领,就以“要下雨”为例,想一想

5、你所熟悉的生物会做出哪些反应?【学生活动】1、学生说出要下雨时一些生物作出反应的谚语。2、猜猜看:让某一学生再闭眼的前提下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说出名称。教师:在箱子中放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用布蒙好。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  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  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  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  教师: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

6、这个物体?  学生:触觉、听觉、视觉。教师:哪种器官认识事物更准确?学生:视觉。3、学生说出与眼有关的词语。2、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演示透镜成像原理,演示照相机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播放投影片《人眼球和照相机结构对比》【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眼球的结构和相机的结构对比,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质疑,描述相机结构及原理,讨论发现眼球的结构和相机的关系。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窗户在哪里呢?(出示猫的瞳孔变化图)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画的

7、区别,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学生:中午光照强,猫的瞳孔就眯成一条线;晚上光照弱,猫的瞳孔就变成圆的了。  教师:我们的眼睛有没有类似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眼球结构的视频,自学识记教材89页图Ⅳ-46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我是xxx”说出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利用挂图归纳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并板书。【教师活动】瞳孔是眼睛的窗户,它通过调节改变自己的大小,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强度。光线进入眼睛后,又怎样形成了视觉呢?(出示眼

8、的结构示意图)这里有一个凸出的结构,哪位同学认识它的名字?播放课件《视觉的形成》并板书视觉的大致过程。【学生活动】归纳视觉的形成过程,通过搜集资料、讨论、探究得出结论。明确视觉的形成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进一步探究】播放投影片《猫瞳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