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

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

ID:38763006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9

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_第1页
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_第2页
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_第3页
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_第4页
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熹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实践杨国宜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大儒,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近年学术界对其生平事迹、言论著作,进行研究论述的文章颇多。但从民本思想角度进行专题论述的,尚不多见。试为论之,请教高明。一、朱熹对儒家民本思想的阐释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最具民主性的精华,具有非常完整的体系。朱熹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几乎全有自己的注释,对民本思想的阐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人之初,性本善《尚书·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什么把人民看作国家的根本呢?《书经集传》在“注”此话时明确指出:“民者国之本,

2、本固而后国安。本既不固,则国虽强如秦,富如隋,终亦灭亡而已。”[2](P39)原来还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地位与利益。而其所以产生这种思想,则是源于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性善论”。《尚书·汤诰》说:“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2](p45)大意是说上天把“善”赋予人民,使他们具有善良的本性。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朱熹在“注”此话时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性,是指气质而言,固然是“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若是说人的本性,“性即是理,理无不善”。[4](p73)孔子所说不够明确,容易误解;孟子下面的话则十分清楚:“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3、,水无有不下。”朱熹再一次指出:“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3](P84)正是由于人性本善,所以人生来就有亲亲心、慈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孔子提倡仁政,一切从“爱人”出发。[4](P53)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以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3](P24)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提到,要有“仁慈”之德,“爱民”,“忧民”之心。要“轸恤生灵”,对受灾的百姓要有“矜悯”之心,类似词句甚多,瞩目可见。2,民本思想的基本原则——得民心 民既然是国本,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就应该

4、是“得民”。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2](P23)要想真正的得民,不能依靠暴力强迫,要依靠合乎道德的政策和教育。“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3](P54)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从谋利除害方面多加考虑。朱熹从南宋社会的现实出发,明确提出“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3](P111)认为“王道以得民心为本。”[3](P2)具体说来,可以理解为爱民、济民、便民、安民等等。朱熹在为孟子“得民心”的那段话作注时,举例说:“民之所欲,皆为致之,如聚敛然;民之所恶

5、,则勿施于民。晁错所谓人情莫不欲寿,三王生之而不伤;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之而不困;人情莫不欲安,三王扶之而不危;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此类之谓也。”[3](P54)一切都按人民的想法办,就可以了。3,民本思想的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儒家的民本思想认为,君民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变动形态。《尚书·大禹谟》认为“众非元后何载?后非众无以守邦。”[2](P14)“元后”与“众”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如果处理不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政权就难以维持正常,就会走向崩溃与灭亡。孔子把这种关系形象化,比作舟与水的关系。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国君如何考虑危险?孔

6、子回答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5](卷20)人民虽然是可以载舟的被压迫者,但也不能压迫得太过分,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覆舟的危险。正因为如此,孟子更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朱熹作注时说:“社,土神。稷,谷神。建国则立坛以祀之。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本人在前引的那句话后继续说:“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3](P/111)孟子以为诸侯比大夫重要,天子比诸侯重要,百姓则比天子还重要。其所以如此,则是由于“土地、人民、政事”是诸侯的三宝,[3](P114)诸

7、侯能保护人民,就一定会成为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3](P5)相反,不能保民就会失天下,“得其民,斯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3](P54)朱熹对君民关系的体会很深。他在《论语集注》中说:“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思者也。”[4](P51)在《孟子集注》中说:“富其君者,夺民之财耳。而夫子尤恶之,况为土地之故而杀人,使其脑肝涂地,则是率土而食人之肉,其罪之大,虽至于死,犹不足以容之也。”[3](P56)都明确指出君主对人民决不能压榨过分。朱熹对水能覆舟思想的体会尤其深刻。他

8、在《上宰相书》中说:“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