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4704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一直是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力量。经过2003年的农信社改革之后,部分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部分经营状况较好的农村合作银行随后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两支新生的农村正规金融力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积极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区域发展模式和社区银行模式。其中,区域发展是实践中多数机构选择的模式,农信社通过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蜕变,将向城市进军,和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争抢市场和客户,成为跨区域经营的商业银行。而社区
2、银行模式则成为国家主导的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和终极目标,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06年12月26日表示:我国将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乡村、面向农民的社区性金融机构。目前看来,这两种发展模式究竟哪一种会成为更适宜农信社发展的方向还不明确,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对农信社历史沿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政策导向的社区银行模式是否是适宜农信社发展的唯一方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农信社的发展方向应该多元化,社区银行不是唯一路径,农信社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历史沿革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组建,其发展历经60
3、多年,按照每个发展阶段的产权主体和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将农信社的的历史划分为七个阶段(见表1)。农信社的产权特征经历了“合作金融——合作制色彩淡化——合作制”转变的过程,其组织形式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曾经是附属于供销社、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机构,逐步向独立机构发展;曾经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控制之下,逐渐被地方政府所控制。2003年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之后,农信社演变为三种制度(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四种组织形式(县乡二级法人、县一级法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并存的局面。从历史沿革来看
4、,似乎农信社向合作制的回归将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无疑,作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之一的社区银行模式为农信社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但现实是,已经有部分经营较好的农信社成为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这部分是要回头,还是继续让其沿着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模式继续发展;社区银行是否会成为农信社发展的唯一方向,值得进一步的探讨(见图1)。农信社向社区银行发展的理论可行性和主要障碍社区银行是介于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合作金融体系,其本质特征是能在根本上实现金融资源取之于某一群体并运用于同一群体的根本目标。农信社向社区银行转变具有良好的理
5、论可行性,一是农信社具有社区银行需要的土生土长的地域优势,拥有人缘地缘。二是两者的市场定位十分相似,当前的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甚至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多为服务“三农”,以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是定位于老百姓身边的银行。而社区银行则具有定位于零售业务,服务社区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中低端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特点。三是农信社作为地方性机构,组织的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符合社区银行本地资金用于本地,服务社区经济的理念。四是针对农信社始终无法解决的持续经营和政策支农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社区
6、银行可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满足底层金融需求双重目标。与此同时,农信社向社区银行发展仍存在如下障碍:首先,享有贷款权的受益群体覆盖面需要扩大:从农信社成立之初的设计理念来看,仅有社员(股权持有者)享有贷款优先权和利率优惠权,而社区银行受益对象更广,不仅包括所有人,也包括对金融资源有贡献的存款人。其次,区位是影响农信社是否具有发展条件的因素之一:是否有足够多的中小企业集群为社区银行提供发展空间。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地方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地区适宜发展社区银行,如东南沿海地区;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营经济相
7、对不发达的区域在发展社区银行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更多生存障碍。此外,提供的产品仍然存在差异: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甚至农村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问题,而社区银行的产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在特定社区内针对特定客户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单从产品的供应角度,农信社向社区银行的转化还有较长距离。实践与理论的偏离以2003年为开端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中,呈现出“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这样一条发展轨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向与国有商业银行相同,追求大城市
8、、大企业、大项目。事实上,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已经与理论界的设想渐渐出现偏离,表现在:平均资产总额已超过社区银行的范畴根据美国对社区银行的定义,社区银行的平均资产规模一般不超过10亿美元,不考虑汇率因素,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资产规模已经远远大于社区银行的标准(见表2)。贷款的投向:偏重当地大企业,而不是农村中小企业与农户农户与农村的中小企业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得到的金融供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