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46290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做历史选择题和主观题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择题三步九字诀扎实的基础知识,无疑是解答历史问题的基本功,但要正确应对千变万化的问题,还需要掌握试题构成的基本规律和解题法则。你若善用这里的“选择题三步九字诀”,在面对各种选择题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了。第一步:明指标所谓“指标”,就是题目的指标语——直指目标即答案的语言表述。它是每一个选择题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且无一例外地位于试题的末端。其实,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我们都是在指标语的指引下去研读题目、取舍选项的,但偏偏在步骤上不够讲究。一上来,就用曲线标明试题的指标语,并仔细体会它对解题的意义,然后,再进入对试题的
2、解读。进这一步,就会使你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第二步:析情景再简洁的题干,都是有情景定位的。近年来,历史材料大规模进入选择题,使情景的构成越来越复杂。除了文字材料外,常见的还有数据图表、图片等。这第二步的具体任务,就是从题意或材料中提取解题的三把钥匙——时、域、事。所谓“时”,就是与试题有关的时间概念,这是历史思维启动的依据;所谓“域”,有两层含义:一是空间概念,即试题涉及的国家和地域;二是指试题所涉及的社会领域,是政治、经济,还是教育、科技或外交等等。它限定了试题的范围,也使我们的思路有了明确的方向;所谓“
3、事”,是指试题的情景究竟反映、涉及的是什么事,进而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以上是打开一切选择题的三把钥匙。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常情况下,一道试题中三者未必同时具备,只要找到两把甚至一把就能破解题目。另外,三把钥匙中的“事”运用最为普遍,对理解材料的能力要求较高,需多加训练。这也是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能力,练好之后可谓一箭双雕。第三步:审选项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选项的取舍便可做到有根有据了。但为了万无一失,还必须做到“两看”:一看选项的本身是否有问题,从而排除似是而非的选项;二看其是否与题意(情景中的三个字)相吻合。到此
4、你就能做到万无一失了。历史主观题全攻略十二字诀你若善用这里的“十二字诀”,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历史主观题时便可得心应手。它们是:“审五语,明结构,看分数,做简答”。一、审五语:一个完整的历史问题,往往有五种成分构成。它们是,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求答语、情景语。这“五语”清楚了,答题中易出现的各种失误也就杜绝了。1、提示语:是明确告诉你如何回答问题的有关表述。其功能有二:一是告诉你答案的来源。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之类;二是告诉你本题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常体现在“分析”、“概括”、“说明”、“对比”、“评价”等能
5、力动词上。明确提示语是审题中的一项基本要求。2、限定语:出题的艺术,就是限定的艺术。所谓限定语,就是要求你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去回答问题。常见的有对时间、空间、领域、及历史发展状态的限定。认清限定语,才能避免答案的随意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3、主干语:即试题所考察的中心内容。它可以让我们在问题与所学知识之间迅速建立起联系。4、求答语:即题目要求你回答的内容。确认求答语究竟是什么,可以有效根除答非所问的毛病。5、情景语:是问题赖以形成的语言环境。常见的有文字材料、表格数据、图片等。对情景语的审阅分析,旨在提取解题的有效信
6、息,如时间、事件、观点以及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有时情景语和问题连成一体,可用“/”号隔开。审明了情景语,再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形成任何问题所需要的思维和应答结构了。二、明结构所谓“明结构”,就是在“审五语”的基础上对答案的结构和层次做出正确的定位。这一步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该题的答案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又包含几个层次,各部分、各层次回答的都是什么,必须把“结构语”逐一写出,从而形成完整、系统的答案框架。以下题为例: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问,十九世纪末,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十九世纪
7、中后期相比,在阶级属性、主要内容上有何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共12分)其完整的答案框架应为:(一)变化:(1)阶级属性上:由…变为…;(2)主要内容上:由…变为…。(二)根本原因……由此可见,答案的结构用语完全取自题目本身,且以求答语为中心来设定。是答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唐氏解题法要求在答案中写出完整的结构语。它不仅使你的答案显得眉目清楚,而且为各部分、各层次的答案内容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定位。到了这一步,再难的问答题也变得和填空题相差无几了,剩下的,只要“看分数,做简答”即可。三、看分数,做简答
8、就是要求答题者一定要结合题目的分数来做答案,具体做法是:把题目的总分尽可能合理地分配到答案的各部分、各层次中去。这样,各部分的赋分就往往很少了,因而只要作简答即可。例如,上题共12分,答案是两个变化、一个原因共三部分,那么比较合理的配分应是每一部分四分。面对这四分,我们既无必要长篇大论,但也不能只言片语。有了“看分答题”的意识,我们就比较容易得出下面的答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