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ID:38737570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_第1页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_第2页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很大程度是靠文化来发扬光大、靠学校课程文化影响力来代代传扬.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迷失困境----“糊”和“疯”,我们不得不追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之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才能立足于自己的家园?学界形成的共识是不能完全学西,也不能盲目复古,应该重建属于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文化体系,重塑当代中国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精神,可是究竟怎么去做?这还处在起步摸索的阶段,课程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切实加强现代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将从根本上促进课程改革与发展基本思路的形成,进而对整个学校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

2、笔者着重就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话题叙点自己的浅陋之见,敬祈行家指正。理论基础——学习素养模型(理论新视野)三定四学学习素养结构体系一,会学――学习模式(学习定位不异化)1)模型:二环节,内化吸收和外化实践.二阶段,导主学习和自主学习.三方式,单学科体系建构式学习,跨学科开放整合式学习,超学科理性实践式学习.2)原理:二环节协调互补,二阶段有序发展,三方式优化组合.3)要求:二环节,积累基础,实践重点.二阶段,外在行为共性规范,内在心理个性开放.三方式,奠定基础,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二,学会――学科成果(学科定位不失真)1)奠定单学科求深四支点基础:学科思想,

3、学科语言,学科结构,学科思维。2)开阔跨学科求广四领域视野:人文学科领域(政治.历史.艺术.体育),自然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具学科领域(语文.英语),综合学科领域(地理).3)增长超学科求活四活动才干:研究型,技术型,实践型,服务型。三,能学------智慧生成(学生身心发展定位不落空)1).学习的习惯,方法,能力.2).思维的习惯,方法,能力.    3).研究的习惯,方法,能力四,想学-----人格建树(学生身心发展定位不落空)1).三大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四大科学品质:兴趣和情感,态度和精神(科学态度--独立思考

4、,勇于怀疑,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科学创新精神--力排传统的批判精神,再次发现的探究精神,重新组合的综合精神,首创未有的创造精神,人际交往的合作精神。)3).十大现代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持续发展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怀疑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节约意识。创新纲领——学习素养型课程文化理论创新框架(实践新视野)一,课程的本质观念创新基础教育领域,课程的学科应试本质观主宰下,整个教学,远离文化,远离科学,远离人性.学习异化,科学失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空.应试之风有蔓延之势.使得素质教育一下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牺牲的代价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5、!“急一己之功,近眼前之利”,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学校利益、地区利益都已聚积并凌驾到民族大利益、长远利益之上了.“浑”到如此地步已令人反思。真正的教育在哪里?理性在哪里?规律在哪里?思维在哪里?精神在哪里?文化在哪里?人性在哪里?反思实际,走向理想,义无返顾.掌握方法,提高素养,刻不容缓.理论武装,引领实践,当务之急.课程的学科应试本质观必须转变到课程的文化活动素养本质观上来.课程的本质是什么?是文化.课程是进入学校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课程文化是在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社会文化批判与反思基础上生成的培育学生学习素养,提升学习能力意义上的文化.二,课程的

6、基本属性创新形式层面属性:1)传承与建构结合。2)物质与精神结合。内容层面属性:1)科技与生活整合。2)科学与技术整合。3)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三,课程的重要功能创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它绝对不是一统天下,走火入魔,残酷疯狂的应试工具.而是培育素养,提升学力的育人事业.什么是素养?素养是会学------学习模式[二环节:内化吸收和外化实践.二阶段:导主学习和自主学习.三方式:体系建构式学习,开放整合式学习,理性实践式学习.]学会------学科成果[学科思想,学科语言,学科结构,学科思维.]能学------智慧生成.[学习,思维,研究的习惯

7、,方法,能力.]想学------人格建树[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品质:兴趣和情感,态度和精神.现代意识:创新,实践,持续发展,效率,民主,怀疑,团队意识,--------]的统一.什么是学力?学力是基础性学力[陈述水平,程序水平,策略水平]、发展性学力[外在行为共性规范水平,内在心理个性开放水平]创新性学力[再次发现的探究水平,重新组合的综合水平,,首创未有的创造水平]的统一.看看现在实践中推行的新课改,教材上的改革到底对培育素养,提升学力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呢。舍弃了学科的系统性,零零碎碎,敲敲打打地给学生一点知识,起到应有的作用吗?我们应

8、该负起责任来,四,课程的存在形态创新平台文化---形式文本课程开发决策者,编制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