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28837
大小:21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8
《新课改后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改后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及启示——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选)》为例李银伟2010112189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地理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华师大地理教学实验室的分析,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出地理课堂教学的技巧,以及对我们教学的启示意义。关键词:提问技巧启示一、分析实验内容:水资源合理利用(节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西安市常规课)二、分析实验过程:此报告是基于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教学过程分析实验室为媒介基础,运用实验室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分析程序,科学地
2、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选)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视频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和结果如下:首先,根据实验目的有效选择视频分析的评分项目,以确保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的针对性、科学性。其后观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选)的教学视频,初步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开展情况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做出本课堂的教学实录(教学实录附后)。再次,对照本节地理课堂教学实录,重复观摩本节地理教学视频,依据选定的教师与学生的评分项目开展研究,记录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各种具体行为的发生次数及累计时间;并根据实验室的《基于地理新理念的地理课堂教学行为标准》,对所选定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定性评价,分为“
3、优”“良”“中”“合格”“差”,然后输出本节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具体行为开展的次数、时间及评价的统计表,如图所示:(老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分析结果)时间:2010-12-1617:02:04授课人:009课程:水资源的利用老师行为:导入优累计时间: 0:47赋分:承转优累计时间: 0:36累计次数: 4赋分:提问优累计时间: 1:31累计次数: 8赋分:结束优累计时间: 1:25赋分:讲解优累计时间: 1:36累计次数: 3赋分:板书优累计次数: 2赋分:用图优累计时间: 0:52累计次数: 6赋分:媒体优累计时间: 0:0累计次数: 1赋分:评价优累计时间: 0:46累计次数:
4、6赋分:组织优累计时间: 0:39累计次数: 3赋分:累计时间:8:12学生行为:回答优累计时间: 6:22累计次数: 10赋分:讨论优累计时间: 3:27累计次数: 4赋分:读图优累计时间: 3:7累计次数: 8赋分:演示优累计时间: 2:59累计次数: 6赋分:累计时间:15:55教态:优学态:优整体效果:优老师点评的内容:教学理念:优教学目标:优教学技能:优教学互动:优媒体整合:优教学模式:优教学特色:优整体效果:优(学生行为和老师整体效果评价)三、实验分析结果: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通过视频的分析,我总结出李志伟老师提问的技巧如下:1.朗读提问朗读提问就是基于教材、课件及其他文本
5、所呈现的文字、图形、表格等知识语言符号体系的口头表达。通过让学生对课件展示的具体知识的朗读,有助于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短时记忆的效果;也为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延伸性的地理知识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推理思维的锻炼,例如:视频中学生1关于香港供水知识的朗读,使学生们知道了香港虽然位于沿海,但是水资源依然非常紧缺,进而联想到香港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哪些,联想到水资源从哪里供给,通过什么方式供给,供给地对输出的水资源有何种条件的制约……此外,朗读提问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普通话,无形中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标准语言规范的教育。2.分析提问分析提问就是要求学生识别地理问题的条件与原因,找出条
6、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本段视频中李老师两次用到分析提问,一次是反馈后提问,一次是讲述后提问。①T:【反馈并分析提问】好,请坐,你朗读的非常的好,老师非常的感谢你。同学们互相可以把它讨论一下,是吧,讨论一下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工农业增产的哪一方面,我们生活的那些方面。(00:32)②T:【讲述并分析提问】好,那我给大家展示几幅我们课本的图片。第一个是2000多年前罗马人建造了蓬迪加尔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这是第一幅图片。再看第二幅图片,是1870年,看,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和发展,来到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风车抽取地下水,挖渠灌溉,种植棉花,小麦和玉米。再看下一幅图,20世
7、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好,我下来把这三幅图放在一起,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看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进程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03:13)这两次提问不仅很好的承转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很好地激励和引导学生深入下一个知识条目的理解和思考。李教师富于激励性的反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基于了解本知识的兴趣和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信心及决心,拉近师生心理感情的距离;李老师又紧跟其后调动全班学生热烈讨论,是学生饱满热情下衍生的对新知理解的火花得到充分碰撞,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