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18776
大小:1.57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8
《监管场所人员动态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RFID监管场所人员动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北京XX兴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目录一、项目概述4二、项目建设目标4三、总体设计方案53.1设计原则53.1.1安全第一53.1.2稳定可靠53.1.3兼容扩展53.1.4立足整体53.2总体架构63.3系统基础设备73.3.1人员腕带73.3.2人员卡片83.3.3定位器93.3.4RFID阅读器103.3.5RFID手持机113.4RFID人员动态管理系统软件123.4.1软件简介123.4.1定位服务中间件133.4.2地图服务143.4.3行为分析服务144、系统
2、功能154.1用户管理154.2罪犯信息同步154.3实时定位15204.4时空轨迹检测164.5重点区域监测174.6罪犯行为检测174.7设备自检184.8手持机点名184.9视频监控系统对接184.10门禁系统对接184.11广播系统对接184.12巡更系统185、系统特性195.1安全性高195.1.1信息安全保障到位195.1.2对人体安全195.2可靠性高195.2.1RFID阅读器部署冗余设计195.2.2对大量人员的定位不遗漏195.2.3电子腕带防水、防拆、避免人为损坏205.3高度兼容可扩展性
3、205.4维护便利2020一、项目概述目前的监狱人员管理现状,多数还停留在以狱警巡查加摄像机监视报警的阶段,人工作业仍占绝大比重,信息采集仍然只是单纯依靠手工输入,根据目前监狱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来看,监管场所安全保障客观上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挑战:l无法准确实时掌握罪犯的位置和人数l无法严格做到对罪犯身份的唯一识别而不出错l报告、报警手段不隐蔽,不方便l周界报警存在误报现象,并且无法确定是谁靠近周界报警区l无法分析罪犯的行为轨迹,做出合理的警力布防针对监管场所普遍面临的挑战,结合监管场所对罪犯的管理需求,通过RFID室
4、内定位技术,以对罪犯4W要素(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实时掌握为基础,以减轻民警管理压力、提升监管场所整体信息化水平为宗旨,开发出了“RFID监管场所人员动态管理系统”。二、项目建设目标实现全监管场所的所有罪犯的实时定位,定位点与监狱内的视频做到联动,确保罪犯的所有历史轨迹都有视频可追溯,做到全自动、全覆盖和主动式监控,并能够将相关轨迹记录在案。同时通过设置相关报警规则,对一些行为进行报警设置,如罪犯进入不该进入的区域、罪犯长时间滞留某区域、民警没有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巡逻等。所有这一切系统都自动记
5、录在案,可追溯、可审计,从而确保相关规范和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甚至通过对个体的行为分析实现对在押人员违规行为的预警及报警,化被动为主动,以防止监管场所重大恶性监管事故的发生,使得管理更加主动、更加精细、更加有效。系统功能完善之后,实现监区内罪犯的区域人员信息统计以及位置信息管理;罪犯的基础信息管理;罪犯活动轨迹实施跟踪监控、移动目标异常行为智能分析和移动目标历史轨迹的查询;干警手持机现场人员清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并且与监控、门禁、广播等系统进行联动,创造完整的、立体的、安全的防御体系。20系统以人员定位数
6、据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将事件位置、违规行为与受控目标真正关联起来。通过事件触发应急预案与警力资源布置、视频联动报警,从而迅速实现事件预防,避免事件的发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监狱信息化管理,提高综合研判水平,全面、及时、清晰的掌握监内各类信息,提高突发事件预警能力,提升监狱指挥决策能力、监管能力和监管工作效率,使监狱信息化应用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三、总体设计方案3.1设计原则3.1.1安全第一考虑到监管场所比较敏感,所以安全性提到什么样的高度都不为过。首先,对人体安全要充分考虑,无线的辐射量必须对人体无害,必须达到国家
7、法定的要求;佩戴的腕带材质方面不能够对人体带来危害,所有产品包括施工过程中均不能够留下让被监管人员能够伤害自己或者别人的材料。其次,信息安全非常重要,不能够让外界通过无线射频通讯网络接入监管场所内部数据网络。3.1.2稳定可靠稳定性、可靠性是最大的挑战,出现漏报和误报等情况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要充分考虑个别设备损坏、数据传输网络损坏等特殊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对于被监管人员的腕带,其防拆卸报警、防水、抗冲击、电池的持久性均必须有所考虑。3.1.3兼容扩展充分利用监管场所现有的硬件及网络设施,而不是重新建设一套。同
8、时,根据监管业务需要,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防护要求,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防护要求,不搞一刀切式的部署与防护,同时也要避免防护不足或过度投资。另外,随着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系统要具有面向未来的良好伸缩性能,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支持未来不断增加的人员或设备的追踪的需求。3.1.4立足整体从数字化监管场所的角度进行总体设计,充分考虑与现有的软件进行整合,而不是形成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