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底蕴让古典诗歌教学呈异彩

技巧、底蕴让古典诗歌教学呈异彩

ID:38715384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技巧、底蕴让古典诗歌教学呈异彩_第1页
技巧、底蕴让古典诗歌教学呈异彩_第2页
技巧、底蕴让古典诗歌教学呈异彩_第3页
资源描述:

《技巧、底蕴让古典诗歌教学呈异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技巧、底蕴让古典诗歌教学呈异彩——广东省2011年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研讨会考察报告舒早霞2011年11月17-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举行的“2011年广东省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研讨会”,听了向浩等六位老师的课,余映潮等三位老师对执教者的课进行了深刻的点评。这么多年也听了不少公开课,但听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有一番不得不说的话确是少有的,现在就把这两天听课所感写下,作为听课后的散记。古典诗词是是祖先和历代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以其言简意丰和含蕴曲折,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古典诗词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因为古典诗歌创作年代的久远,使我们有

2、一种隔离感;二是古典诗词产生的条件是复杂的,很多与音乐和舞蹈有关,尤其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今天如果简单地从诗的语言符号去解读诗,那是不全面的。因而,作为诗词的教学者,应该思考解读古典诗词的技巧,因此,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如果运用一定的技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除了技巧语文老师还需要些什么呢?先说说技巧吧。六位老师的教学技巧各具匠心。一、了解学情,渲染气氛要对一群陌生的学生上课,首先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也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这就要渲染好气氛,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制造教学的气势,也就是说在导入新课时要采取一定的方法烘托气氛或者创造情境。这六位老师都是个中

3、高手,在老师们的调动下,课堂上弥漫着、充盈着诗意的美或悲壮的情。二、诵读吟唱,朗诵指导。在这几节古诗词鉴赏课堂上,老师们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读出诗词的层次,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感情,而且读的方式各不相同同,如徐志丹老师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课,通过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反复朗读,让学生品味了诗歌的韵律之美,景物之美,作者的感情。余映潮老师在教《春望》、《望岳》这两首诗歌时,指导学生“赞美之读”,“高昂之读”等多次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美、鉴赏美,熏陶了学生的感情。最有特色的是:来自天津市南开中学的程滨老师在授课《行路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先让学生用粤

4、方言朗诵,自己再用独特的吟唱方式来朗读,最后再指导学生们带着感情去朗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古典诗词的热情和自信。三、比较赏析,举一反三我们在解读诗词时,也可以把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在“知同——辨异”的过程中全面解读作品。而且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这个过程,也能使学生对这堂课进而对诗词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诗词教学比较的方法是多样的。在两首诗或两首词中,可以从形式、题材、主题、意象、意境、背景、作者、时代、情感基调、叙事角度、场景变换、修辞运用等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见出二者风格手法的高下,使鉴赏者获得一种愉悦的审美享受。这六位老师都在课堂上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使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有了一

5、个质的飞跃。深圳市红岭中学的胡立根老师让我感触颇深,以自学杜甫的《登高》为基础,一堂课鉴赏了七首诗。从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入手,通过对比,深入理解杜甫“诗圣”“诗史”的内涵。再来谈谈技巧外的一些所感。最后一天,有幸又听到余映潮老师的讲课。余老师缓缓向学生而立,神气态度就如民国学堂里的一位穿着长衫的先生,话音悠悠,举止徐徐。这番先生的风范不是人人能有的,没有几十年文学的滋养,经史典籍的熏陶,又怎会有这种书生的恬淡从容。那轻顿的语调中流露出诗人的无奈苍凉。一句话悠悠而止,而他的手,也缓缓停在空中,人望着余老师,也静住了。这便是余老师课堂的味道。缓中的静,静中的回味,回味中的悠长。我常以

6、为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他的的风范,就决定了一个课堂的韵致,余老师的课堂,如是。余老师的课堂总会有一种韵律。这种韵律由老师的气韵定下调子,由老师的语调控制,由老师的练习调节,由老师的引发灵动。且听余老师念那“岱宗夫如何?”,5个字,3秒钟,轻顿、微拖,清雅干净。学生马上便进入了一种古韵的微风当中。于是再读诗歌便会不觉抛却现代的些许浮躁。读《春望》,点拨学生读出无奈,读出感叹,读出苍凉,于是诗歌是有情感有节奏的,课堂是有韵律之起伏灵动的。余老师的课堂有一种沉思。很多公开课,都强调一堂课的高潮,这高潮的表现,便是激动的讨论和如林般高举的手臂。而余老师的课堂,我发现,讨论常常没有,连读

7、也是强调个人的揣摩。手臂更不是如林,常常是一段静思之后,陆续有人把手举起。但接下来却是精彩之论迭出。一个有深度的课堂,也应是一方适于人思考的园地,让学生习惯于向思维更深处探问。所以,哪怕是课堂中有了暂时的静默,也是草书中的飞白,这是声音的空白,却有一种思考的张力。余老师的课听的不过是这一节,但余老师朴味和真味却让我回味。余老师是个有底子的人,他对文学也好教育也罢必然有深入的研究深厚的积淀,但流露在课堂上,却是一种清淡隽永,较之某些课堂的喧闹,这种课便充满了静水深流之美。苏轼作文“才思泉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