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01800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7
《声现象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声现象复习指导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重点提示】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2声音的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重点提示】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人耳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4)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
2、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在温度为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考点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带动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也跟着振动,这种振动又传给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做骨传导。【重点提示】正常人听别人的声音是通过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来传递的,听自己的声音则主要是通过头骨来传递的。(3)双耳效应(立体声原理):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
3、同,加上人的头部对声音有掩蔽作用,就会造成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不同,从而能辨别声源位置的现象,就是双耳效应。考点3声音的特性(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重点提示】响度除了与振幅的大小有关外,还跟耳朵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目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是指物体单位时间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重点提示】:●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而声音“高低”一般是指音调。●人的发声
4、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3)音色:声音的品质。音色反映了声音的特点,也叫做音品。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重点提示】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依据就是音色。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1)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
5、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千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2)不同等级的噪声会对人、动植物产生不同的危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3)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人人耳。考点5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利用这一点可以用超声波制成声呐来判断距离、确定方位;用B超可以诊断病情等。(2)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能够传递能
6、量,可以用来去污垢、打碎结石等。利用次声波能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甚至可以探知几千米外的核武器实验和导弹发射。重点提示: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声音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计算时t应为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