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ID:38683414

大小:316.01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6-17

《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_第1页
《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_第2页
《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_第3页
《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_第4页
《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子荧光分析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荧光分析法Molecular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一、概述1光致发光:当某些物质受到光的照射时,除吸收某种波长的光之外还发射波长相同或比吸收波长更长的光,这种现象叫光致发光。荧光fluorescence: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发射出的光。磷光phosphorescence:吸收光子激发三线态最低振动能级基态2荧光分析方法Fluorometry根据物质的荧光谱线位置及其强度进行物质鉴定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X-rayfluor

2、ometry原子荧光分析法atomicfluorometry分子荧光分析法molecularfluorometry3.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二基本原理1有关概念单线态:大多数分子含偶数个电子,成对地填充在能量最低的各轨道中,根据Pauli不相容原理,轨道中的两个电子具有相反方向的自旋,即自旋量子数为+1/2和-1/2,其总自旋量子数为0。用2S+1表示电子能态的多重性,基态所处的电子能态为单线态。当基态分子的一个电子吸收光辐射被激发而跃迁至较高的电子能级时,电子不发生自旋方向的改变,此时分子处于激发的单线态。激发三线态:

3、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自旋方向改变,分子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总自旋量子数为1,处于激发的三线态(2S+1=3)。2基态、激发单线态、激发三线态比较如图所示,激发三线态和激发单线态除电子自旋方向改变外,能量亦不相同。E基态激发单线态激发三线态3荧光的产生荧光的产生过程:基态吸收辐射激发单线态内转换、振动驰豫第一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发射荧光基态的各振动能级外转换、振动驰豫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荧光与磷光产生示意图发射荧光过程约为,返回基态时,可停留在任一振动能级上,因此,可得几个非常靠近的荧光峰谱线。有关概念:①振动弛豫:vbr

4、ationalrelexation物质分子被激发后,其电子可能跃迁到第一电子激发态或更高的电子激发态的几个振动能级上,在溶液中,激发态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碰撞而将部分振动能量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则返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上,此过程称为~。②内转换:internalconversion当两电子激发态之间能量相差较小以致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受激分子将多余的能量转变为热能而跃迁至较低电子能级。③荧光发射:无论分子最初处于哪一个激发单线态,通过内转换及振动弛豫,均可返回至第一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上,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发射

5、光量子而返回到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上,所发射的光量子即称荧光。荧光的波长总比激发光的波长要长?④外转换:externalconversion如果分子在溶液中被激发,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及其它溶质分子之间相互碰撞而失去能量,以热能形式放出,此过程称为外转换。通常发生在第一激发单线态或第一激发三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向基态转换的过程中,会降低荧光或磷光强度。⑤体系间跨越:intersystemcrossing指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如果第一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同激发三线态的最高振动能级重叠

6、,那么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分子由激发单线态跨越到激发三线态,荧光强度减弱或熄灭。含有重原子如Br2、I2等的分子,体系间跨越最常见,因为电子的自旋与轨道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大,有利于电子自反转的发生。溶液中存在的氧分子等顺磁性物质也容易发生体系间跨越,从而使荧光减弱。⑥磷光发射:激发单线态最低振动能级体系间跨越激发三线态高振动能级振动驰豫激发三线态最低振动能级(存活)发射磷光基态各振动能级振动驰豫、外转换基态最低振动能级与荧光比较:过程比荧光长()磷光波长较荧光长?综上所述的能量释放方式中:辐射跃迁:荧光、磷光的发

7、射。无辐射跃迁:振动弛豫、内转换、 外转换、体系间跨越。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1激发光谱:excitatonspectrum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起物质发射某一波长荧光的相对效率。即固定荧光波长,以荧光强度(F)为纵坐标,激发波长(λex)为横坐标作图可得。2发射光谱:fluorescencespectrum即荧光光谱,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通过发射单色器扫描以检测各种波长下相应的荧光强度,记录荧光强度(F)对发射波长(λem)的关系曲线。作用:鉴别荧光物质; 选择适当的荧光测定波长。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类似“镜像对称”

8、关系硫酸奎宁的激发光谱(虚线)及荧光光谱(实线)3溶液荧光光谱的特征A斯托克斯位移:Stokesshift1852年,Stokes首先观察到:溶液荧光光谱中,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原因:内转换、振动驰豫达到第一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激发态分子与溶剂相互作用;激发态分子返回到基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