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

ID:38667873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_第1页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_第2页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开启“情感” 这扇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启“情感”这扇门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稍有不慎,就让课堂沦为空洞的说教场。在我最近的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跳出教材的束缚,为学生营造真情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对话,触动学生积极的自我反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难点。课例回放:课题: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那些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而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做法一:在九(1)班,我直接引入课题,先让学生阅读文中小柯的事例,然后就教材中的四个问题展开讨论,并选派小组代表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基本上能从

2、教材的活动对话中找到答案,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应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至此我已经完成了本课第一个部分的教学。我原以为教材中的这一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精彩的发言,但事实上课堂整体较为平淡,对问题的回答学生更多的是揣测教材的意图,揣摩教师预设的答案,而并没有从情感上有所触动。这表明,课堂教学仅仅达成了浅层面的认知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远未达成。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决定做一些新的尝试。做法二:在九(2)班,我先讲述了重庆刘念友老师挖煤三年资助贫困生上学的事例,由于事例本身较为感人

3、,学生沉浸其中,我借机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寻找那些为了集体为了他人而承担责任、却不言代价的人。在学生的推荐下,班长沈芳站了起来,却是未语泪先流。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中,她开始哽咽的讲述作为班干部所受的委屈,付出的不为人理解的代价。沈芳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此时我注意到同学们脸上似乎若有所思,于是我直接问:“此时,你想对沈芳讲什么话吗?”在最初的沉寂之后,陆续有人对班长谈了自己的感受。这些发言中有对沈芳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有对她苦恼的理解,更多的则是对自己以往不足的反思。课堂在真诚的对话中走向高潮。在听完发言的基础上,我又让她谈了做班长的收获,这时的她又流露出欣慰的神色,并对

4、同学们的鼓励支持表示感谢,课堂水到渠成的进入了“我承担,我无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的处理,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也会得到一定的回报,并且对他人的付出有所体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老师,同样层次的学生,却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为什么呢?这引发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课例反思:一、教材角度教材第一部分设置的“小柯竞选班委”的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有代价也有回报,从而为“我承担,我无悔”这一环节作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铺垫。但我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发现这一活动似乎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回

5、答问题学生都显得较为被动,有应付老师的嫌疑。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1、活动中问题的设置过于浅显,无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就教材中“小柯竞选班委”这一活动而言,教材选用的尽管是龄人的事例,并呈现了几种有争议的观点,但接下来对几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是对这几种观点的归纳,学生基本上能从书本当中找到答案,“没有跳就摘到了果子”,因而就没有了跳的欲望和跳后的喜悦,自然也无法激发他们情感上的认同。显然,活动中问题的设置不大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也就不难理解学生的课堂反映何以如此被动。事实上,只有当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只有

6、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表达的空间,为情感目标的落实做好铺垫。2、活动引用他人的事例,学生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独立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之外的情感教育,不能形成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小柯”的困惑不一定有着切身的体会,虽然教材采用了角色转换的手法,设问是以“我”的角色引出,但并没有创设好适合角色转换的情境,学生的发言还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参与了活动。而我在九(2)班的教学中,其实是给学生营造了真实表达的氛围,学生由讲述他人的事转变为讲述自己的真切感受。这种自然的角色转化,更利于学生从情感上接受进而认同。其实是教师给学生进入文本创设了客观的条件。二、教师角度1、营

7、造了真实的真情空间离开情感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只能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应注意发挥情感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以情动情,重视以情导行,努力挖掘潜藏在课堂中的丰富的情感因素,营造真情空间。在九(1)班,课堂上充满了说教的味道,活动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情感,学生并不能从简单的讨论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次,教师的课堂教学必然成为乏味的独角戏。而在九(2)班的课堂上,刘念友老师的事迹介绍以其强烈的震撼力,穿透的是学生的心灵,深深打动了学生,这为下面沈芳和同学们的发言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学生由关注他人的事很自然的转变到对自身行为的审视,在坦率的交流中流露出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