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度依赖行为

儿童过度依赖行为

ID:38654743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儿童过度依赖行为_第1页
儿童过度依赖行为_第2页
儿童过度依赖行为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过度依赖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过度依赖行为过度依赖行为指儿童缺乏独立性而过分依赖父母或养育者,表现在行为上、感情上和活动方面独立性不足。正常情况下,儿童首先与其最熟悉的成人双方在情感上发生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对建立儿童早期的安全感颇为重要,是其情绪正常分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逐步适应社会环境所必需的过程。但依赖的表现与年龄不相称时,则为不正常的依赖行为。1、病因造成过度依赖的主要原因,常与儿童所处的环境有关。家庭成员的过多、过分的照顾是造成儿童依赖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如:儿童的生活起居均由父母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良习惯,一旦离开

2、父母便不知所措。对孩子过度关注和照料的父母本身可能存在养育焦虑,往往忐忑不安地关注着孩子,父母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其变得敏感和依赖。另外,对小儿的行为要求过早或过分苛求也会造成小儿的依赖行为。1-3岁时儿童过度依赖的高发年龄段,在此期间父母若对儿童的依恋反应过于冷漠、苛刻或忽略,则易形成所谓早期情感剥夺,继而使儿童产生过度依赖行为。当婴幼儿正常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满足,或父母养育情感投入不足,或简单粗暴地拒绝儿童,都可能使儿童正常的情感发展受到影响,其结果就导致儿童产生过度寻求依赖的行为。2、

3、临床表现儿童的依赖行为因年龄而异。年幼者常寻求与成人(特别是母亲)躯体的接触,如喜欢让母亲抱着或坐在母亲腿上;如站立时紧抱母亲的腿不放,或紧紧地依偎其旁,不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年龄稍大一点的则表现为干什么事都不能做出决定,什么事都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赞许。儿童依赖的对象也因年龄而异。其一,对年幼依赖父母,稍大则依赖老师或其他成人,再以后倾向于依赖小伙伴。依赖有两种不同的内容,一为人格(情绪)性依赖,一为目的性依赖。前者是为寻求他人的友好反应以便在感情上得到支持,多见于年龄较小者;后者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寻求帮助,如完成作业等,

4、多见于年龄较大者。年龄稍大也不能独立完成该做或自己能做的事情。其二,青春期后可能性格内向怯懦,行为拘谨而缺乏自信,做事不能够自己做决定,相信他人胜过相信自己。儿童依赖程度的轻重有性别差异,部分女孩可长期持续存在,至成年后仍仍有依赖心理。男孩较少有持续存在者,一般随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积累,其依赖行为逐渐克服,这可能与社会上对男性独立性的要求较高有关。、3、咨询干预对于本症的干预治疗,重点在于心理疗法和教育。可让小儿做些能够增强自主性、较少让成人帮助的事情。教育矫治方面,首先父母应端正养育态度,不能把儿童视为被动无能的个体

5、,不应事事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出满足儿童必要的情感需求外,还应给予他们充分探究周边事物的机会,并让儿童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让2岁以后的孩子尝试照料自己,父母主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技巧上得帮助。对过度依赖的孩子,先让他从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一旦完成则即使给予语言、物质和精神上得鼓励与强化,逐渐消除其过度依赖行为。对依赖行为的治疗必须坚持到底,不得有松懈或宽容的想法,更不得中断,直至依赖行为完全纠正为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