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

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

ID:38645005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_第1页
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_第2页
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_第3页
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_第4页
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_辩证法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中国儒家教育看李约瑟难题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同时,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自该难题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虽然他所寻求的答案还缺乏系统和深刻,就连他自己也

2、不甚满意,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为这个难题的解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在科学史研究领域,至今似乎仍旧没有对“李约瑟难题”的唯一答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提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公认的有四条:第一,中

3、国这些年中没有一个独立的中产阶级,思想完全为皇帝政府所控制;第二,传统思想中没有出现自然哲学(对自然哲学发生正面兴趣);第三,中国长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对科技发展极为不利;最后,中国没有严格的逻辑系统。”这句话或多或少地可以回答李约瑟难题。实际上,技术的发展与技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人们对技术所抱有的期望有关。杨振宁学者提出的上述四点都跟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有很大关系,一个国家需要用一个统一的思想去控制它的子民。而中国的大多数统治者选择了儒学,儒学也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科学也是在其文化背景中发展的,科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4、,那么在深受儒学影响的中国,科学又是如何发展的呢?首先,我们先说一下儒学,儒学对中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深入骨里。孔子创立的思想体系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他的那句“学而优则仕”影响的不仅仅是他的弟子,还有以后各个时代的炎黄子孙。即便到了今天,中国人的骨子里仍然渗透着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因子,中国人那种对权力的追逐没有衰退。既然“学”可以“仕”,孔老先生制定了一系列培养计划,那就是著名的四书五经,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在这套培养计划里,都是偏重社会人事、文事。他虽然要求从政人才要文武兼备,可实际上,他非常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从

5、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要学习技术,他当面拒绝,背后还骂樊迟是小人。他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给我们造成了重要影响,重人事轻科技。其次,儒家要求民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做事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不断加强自身内部的修养,而西方呢?人们信奉的是“上帝”,这个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依托物。中国历代文人也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座右铭,而西方的某些人可以向权威提出挑战,“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之类的格言成了西方学者的信条。这也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距,中国人更多的是“内”向的,而西方人却以“外”向为主。遇到困惑时,中国人往往会从自身内部找原因,而

6、西方人更愿意向外部探索。另外,西方人如何去挑战那些权威呢?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用事实去说服权威,他们会尝试去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科学也随之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人从没有想过要去推翻一些儒家学说,即使想,用什么办法呢?况且孔老先生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一点,也是回答李约瑟难题不能忽略的。儒学创立不久,中国出现了一个“墨”家学派,这是当时和儒家并称为“世之显学”的学派,影响也较大,其创始人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学的思想家。与儒家相反,他极其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对自然科学也有很大造诣,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例如《墨经》

7、中已提到部分与整体、有穷与无穷、园与方、极限等问题,对力学和机械学规律的探索也相当深入,光学是墨家最出色的部分,探讨了一系列光学问题,做了类似“小孔成像”的实验,还记载了制造云梯的技术,其中不少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在我看来,作为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学派,象征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萌芽,然而,两家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到了汉代,儒学独尊,而墨家思想竟成了绝学,一直被人视为异端。从儒墨两家的兴衰来看,似乎也预示着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命运,不管曾经多么辉煌,但始终受到文化历史的局限,很难成长起来。这点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说明李约瑟难题。不妨我们做一下假设:如果墨家

8、在争斗中取胜成了中国人的独尊,那么中华民族又会怎样?自然科学在中国又会怎样?但历史就是历史,不能假设,儒家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