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

学前教育学复习

ID:38641882

大小:45.1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16

学前教育学复习_第1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_第2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_第3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_第4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前教育学复习1.本门课程能学到哪些东西?A.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B.像儿童教育家/专家型教师那样分析教育问题C.具备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精神与热情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2/12A.学前教育学导论B.学前教育学的基础C.学前教育的经典理论D.学前儿童E.学前教师F.学前课程G.学前游戏活动H.学前教学活动I.学前教育环境J.学前教育中的合作与衔接12/123.课程与教学的特点A.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使枯燥术语生动化B.终身学习,以情境为手段,使抽象概念具体化C.实践取向,以幼儿园为实践场,促使理论观点实践化4.重点与难点A.学前教育学的涵义B.中西方学

2、前教育大师及其经典理论C.学前课程、教学与游戏活动D.学前教育中的合作与衔接5.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a)填空题b)选择题c)是非题d)辨析题e)名词解释f)简答题g)论述题h)案例分析题6.以下学前教育的经典术语请你掌握基本要点1)皮亚杰与建构主义教育•强调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力•注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1

3、2/121)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强调儿童的感官训练和肌肉练习最早提出“敏感期”的概念——关于敏感期的教育术语教育理念发现儿童吸收力的心智自由的原则工作本能有准备的环境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课程的内容12/12①日常生活领域②感官教育③语言领域④数学领域12/12课程的评价蒙台梭利的课程评价是通过幼儿操作、教师观察等基本途径进行的。蒙台梭利教具具有很强的“自我纠正错误”功能,儿童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这使得儿童对自我进行评价成为可能。2)杜威杜威的教育理论

4、: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12/121)福禄贝尔2)陈鹤琴12/121)张雪门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2/121)生成课程生成课程(呼应课程)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

5、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小朋友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所谓生成课程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特性:1.体验性体验具有亲历性、个人性和默会性等特点,它根植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正是在体验中,课程资源才进入主体生成之域,学习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成为一种愉悦的生命历程,课程的意义得以生成。实际上,如果课程只是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性

6、知识,而不经过学生理智的探险和思维的碰撞,没有对负载着生活意义知识的独特感受与深情体验,就很难讲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情意领域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课程本身具有的深层的丰富的意义也面临着丧失的危险。生成课程的体验性在根本上体现了对课程的深层次理解。尽管课程自身涵义的纷繁复杂使得我们对课程的理解还远未达成共识,但我们从课程涵义的发展走向可以发现课程正日趋强调学生的体验性、生成性,其价值重心悄然发生着由“教”到“学”的嬗变。课程即教学科目等传统观点虽然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当今的课程学者更为关注课程潜在的生成和激发性能,以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于是对课程的理

7、解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课程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制度课程”,更为重要的还是“体验课程”。这就表明课程研究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课程开发程序的论争,而应将课程联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生活体验中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创造性的建构“自己的课程”,学生个体获得解放成为课程活动的终极目标,并喻示着课程理论以及课程实践必将产生深层次的变革。2.创新性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的过程。老子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鲜明地体现了生成的创新品质。生成课程将学生视为未完成的生命体,具有无限发展可

8、能性的开放性存在。也正是“由于把受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