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

ID:3863345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1页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2页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3页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饮食文化专业:2010级光信学号:1226662010082姓名:林永清摘要:中国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本文着重从中国传统审美的角度分析中国饮食文化。从食物美、意境美、和谐美这三方面来着手分析其蕴含着的内在含义,做出了理论性的探讨。关键词:中国食文化,传统审美,食器,美食,意蕴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拥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以情为导向已成为国人的饮食观念。有一个词叫“精美绝伦”,用它来描述中国饮食文化所追求的境界可谓恰到好处,它之所以可以有这样的担当是因为中国饮食文

2、化包含着美学意蕴。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早在先秦时代中国人就十分重视饮食的色、香、味、形,并对其做了美、丑、善、恶的划分。如孔子说“割不正不食,色恶不食”,丰子恺先生曾说:“圆满的人格就像一个鼎,真、善、美是这个鼎的三个足。”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是在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得以延续,得以传承的。从美感的心理要素来说,每当人们参加一次丰盛的宴会通过美食、美味、美仪活动,都会在饮食活动中即时欣赏,追思回味,产生审美的体验,使人的美感经验得到升华。难怪古人常常用口齿留香、甘之若怡、回味无穷来表达美食后内心

3、的淋漓畅快之感。老子对“美、妙、味”也有深刻的见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他还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里说的“味”,虽然已经不是特指饮食之味了,但它道出了饮食是一种审美享受。【1】这也是他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味”作为美学范畴提出的。“淡乎其无味”这条审美标准,对后代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他并不是否定一切美感,而是提倡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平淡的味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4、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极言不能用言语来描述,苏轼又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捉影”,就饮食文化而言,其实这种美感的产生离不开饮食文化的真、饮食文化的善、饮食文化的美。因为只有真、善、美才符合饮食活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在参与这种饮食文化活动时,使饮食美达到了崇高的境界。这种美,一方面源自于功能美,一方面源于形式美。“我情注物,物移我情”。《孟子·告子上》中有记载:“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

5、有同美焉”。所以中国饮食文化最讲究形神兼备—美食、美味、美器、美境。美食,就是味美的食物。《墨子·辞过》篇中写到“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也”。指食物诉诸视觉的色形会产生美感,它包括色泽、质感、形状诸方面。出色的刀工、恰倒好处的火候、食物的造型技巧,千姿白态、美观大方的图案形状,给食用者增加食用时的乐趣。美食给人的享受有几个层次:1、通过色、香、味的统一,促进食欲,满足人的生理快感;2、通过谐调的色彩,精湛的刀工、优美的造形等艺术化的手法,给人以视觉的审美享受;3、通过图案的象形

6、和寓意,使人从理智上获得审美的意趣,从而超脱肉体的满足而进入精神的愉悦。如:筹备婚礼酒宴讲究成双成对,用四喜拼盘、双盒蜜果、鸳鸯戏水等图案的时候比较多;给老人祝寿时,多用松鹤延年、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等图案和文字。可见人们更重视美食中的美感享受。美味,常常被国人称作佳肴。食品诉诸嗅觉和味觉所带来的香醇会让人产生美感。中国饮食讲究品“味”,不仅讲菜肴之味,还品环境之味,人事之味。其实在中国人心中,味的概念十分复杂,已经超出了味的狭义概念,赋予了深刻的美学意蕴。《说文》中写到:旨,美也;美,甘也;甘,美也;就是

7、说美味含口,是无酸甜苦辣咸的正味。在饮食文化中,嗅觉和味觉有着双重作用,既能使人获得一种刺激和满足食欲的生理需求,也能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审美享受。《吕氏春秋·本味篇》要求烹好食物的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噮,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簿,肥而不睺”。这是一种中和之美。人们借助咸、甜、酸、辣、香、苦、鲜之味,赤、橙、黄、绿、青、蓝、紫之色,调和出最具特色的美味食品。《中庸》说:“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嵇康的“腥臊未化,饮毛茹血,以充其虚,食之始也。加之火齐,参之兰桔

8、,虽所未尝,尝必美之,适于口也”。戴表元《许长卿诗序》所谓:“酸咸甘苦于食,各不胜其味也,而善庖者调之,能使之无味”。倘若如《论衡·谴告第四十二》所说的:“酿酒丁罂,烹肉于鼎,皆欲其味调得也,时或咸苦酸淡不应于口者,犹人芍药失其和也”。酒味调和要“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旨在追求五味调和百味鲜。后来五味调和的原理,扩展到饮食烹饪的各个方面,就是一种整体性的统调,即菜肴的软硬、甜咸、厚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