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

ID:38574689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的童年》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我的童年》是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历,或展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该单元以“人生”为主题展开。《我的童年》是自传性质的散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反应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辛酸、苦涩、童趣、温情,语言朴实,但包含真情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的时期,也是他们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他们的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进行语文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

2、让学生从作者童年的回忆中学会感动,使学生懂得人生需要磨练,不可娇生惯养,亲情需要珍惜,时光不可荒废。本课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作品主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联系生活经验,探讨不同内涵,并鼓励学生表达意见。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③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先由教师引领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品读语言,加深对作者童年经历的理解,感悟作者的儿时生活对其一生的重要影响。并通过拓展延伸讨论现实问题,训练表达能力,以此引导学生探讨自我完成情感

3、目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②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总是充满无限的感慨。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童年时怎样的?我们的童年生活是无比幸福、充满快乐、自由自在的。那么季羡林先生眼中的童年又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进季羡林《我的童年》一文,感受他童年的酸甜苦辣,去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1、生字注音:教谕(yù)伶

4、仃(língdīng)溺(nì)爱凤髓(suǐ)门楣(méi)椽(chuán)子蹿(cuān)房越脊(jí)万象更(gēng)新2、词语解释: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不折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然,对。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光大门楣:光耀门第,光宗耀祖。门楣,门庭,门第。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万象更新:世间所有的事物无象的,有象的,都发生了变更,焕然一新,生机勃勃。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

5、肃敬仰的感情。2、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

6、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吃白面馒头;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2、季羡林老先生是如何形容自己对童年的感觉的?“灰黄”的颜色可以让你联想到什么?明确:(1)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2)荒凉、没有生机、没有希望、带着饥饿和痛苦。(四)细读课文,回答问题:1、作者开篇即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

7、,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这段有何作用?明确: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1)在父母身边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吃的是红高粱面饼,连基本的生活物资——盐,都无钱可买;“半个白面馒头”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见过”;(2)在济南叔父家,“我”的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几次梦里哭醒。所以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有生气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抒写自己对童年的总体感受,含蓄地表现了自己童年的辛酸与苦痛,为全文奠定下灰色

8、的感情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