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ID:38559130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相交线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反思方案名称《相交线》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相交线》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章节第五章教材分析相交线在学生生活中是佷常见的,教科书给出了一些实例,再让学生找出一些身边相交线的例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交线等图形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在本套教材中,作为“平行与垂直”的第二次“螺旋式上升”,相交线的主要内容在于,进一步探索相交线的有关几何事实,并以直观认识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说理和初步的推理,同时,借助有关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中已经学习了

2、有关直线、线段、角的简单内容,积累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将直观探究相交线的有关内容,并在其中学习简单的说理; 教学目标表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并能利用它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通过对顶角性质的推理过程,提高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变式图形的识图训练,提高识图能力。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情景,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重点、难点重点是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对顶角的概念,关键是掌握对顶角的特征,以及对顶角与邻补角的区别与联系。所用软硬件平台软件PPT硬件剪刀、三角板

3、、量角器多媒体应用演示文稿PPT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媒体使用优化对比课后反思多媒体准备教师演示日常生活中以相交线图片为主体的课件.学生欣赏图片,演示文稿PPT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本节课我在教学之后觉得教材应该先引导学生认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个内容,使学生能在位置关系这个角度来理解两线四角之间的关系;第课堂导入多媒体显示图片  设问:从图片可以找到相交线吗?学生会容易发现。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课堂讲授教师出示

4、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本节课就是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其特征.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学生观察、思想、回答,得出: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边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

5、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启发学生用比较直观的语言来叙述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演示文稿PPT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自然而贴切主要内容是对顶角与邻补角这两类角的概念与性质,在教之前应该引导学生复习延长线与反向延长线的画法,突破概念理解的难点。概念的教学紧紧扣住图形,是学生能够看得到,理解的透彻。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像成两条直线,就得到一个相交线模型。如图1所示

6、。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已经知道∠1与∠2的和等于180°,所以∠1与∠2互补,再仔细观察,这时的∠1与∠2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不仅互补,而且互为邻补角。 让学生度量每一个角的大小,并判断每一类角的大小关系。1.互补:邻补角2.相等:对顶角问题1:变换两条直线的位置,对顶角还相等吗?请写出你的猜想。猜想:“对顶角相等”问题2:为什么“对顶角相等”?说理:因为∠1与∠2互补,∠3与∠2互补又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同样可得:∠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

7、顶”关系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以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有“相邻”关系的两角互补,“对顶”关系的两角相等.思考讨论交流思考口述说理过程演示文稿PPT让学生经历从图形到符号的转换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对顶角、邻补角概念的理解,积累一些图形研究的经验和方法。2=∠4性质:对顶角相等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地表达,独立完成后,点评。演示文稿PPT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总结与复习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

8、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下列问题:(1)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2)你有什么收获?个别回答演示文稿PPT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本节课是一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教学内容又是几何内容,因此教的速度应该放慢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