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52725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张学婷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丑小鸭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烘”、“卧”、“剩”、“裂”等14个字。会写“灰”、“讨”、“厌”、“冰”等12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课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听老师讲故事,故事讲的是谁的什么事?回答后板书课题:丑小鸭。(
2、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事。)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你们以前认识这个“鸭”字吗?你想怎样把这个字记住?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时提出:遇到不会的字怎么办? 3、学生自学课文,分组交流识字。 4、检测生字。 (1)教师点击课件或出示生字卡片,依次出示生字“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学生看拼音,读字组词。引导学生分析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注意有侧重引导,不要面面俱到。 (2)去掉拼音,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 (3)让学生利用识
3、字卡片,相互检测。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表格,说一说,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写“鸭、灰、蛋”三个字,其他学生自己完成。 三、再读课文,读得正确 分段,指名学生读课文。注意及时的评价。 四、理解1、2自然段 1、出示课件或图片(鸭妈妈在草堆里,等待孩子出示。),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问学生读出了什么?重点理解“暖烘烘”是什么意思,仿照“暖烘烘”再说词语。理解“卧”的意思。 3、出示课件或图片
4、(小鸭子出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4、指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问学生读出了什么?让学生画出描写丑小鸭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地读一读。发现了什么?重点体会“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感情色彩。让学生也用这样的情感色彩的句式,说说其他小鸭子。 5、讨论:你认为人们都叫他丑小鸭对吗? 五、课后延伸,设置悬念 这只丑小鸭出生了,那么面临他的命运如何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指导写字。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8课《丑小鸭》。板书课题
5、。 2、丑小鸭想要考考你们,你们愿意吗? 认读生字:“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指导写字:出示“欺负、翅膀”。让学生说说写这四个字应注意什么?重点指导写“欺”“翅”。学生写,评比。) 二、整体导读,引导自学 1、上节课,我们知道,从一个特别大的蛋里,钻出一只又大又仇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叫他——(丑小鸭)。那么,这只丑小鸭的今后命运怎么样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3-7自然段。请同学们把书翻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
6、子,可以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小鸭子的生活怎么样?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请教一下小组的同学。 2、自读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一)整体感悟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丑小鸭的生活怎么样呢?让学生用简炼的话来概括。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结:丑小鸭来到这个世上,开始孤单,经历了遭遇,最后获得幸福。(板书“孤单、遭遇、惊喜”) (二)体会丑小鸭的孤单。 1、你们从哪里读出丑小鸭孤单的?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学生读第3自然段) 2、从这段的描写,你们又感受到
7、了什么?(可怜) 3、假如你是丑小鸭会怎么想? 4、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这段(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评议。 (三)体会丑小鸭的遭遇。 1、引导:刚才我们读出了丑小鸭的孤单,那么,你们从哪里读出了丑小鸭的遭遇? (学生读第4自然段) 2、引导学生质疑?体会“讥笑”的含义。 (学生读第5自然段) 3、让学生体会““悄悄地过日子”是怎么回事? 4、是啊,面对生活,谁不想得到快乐和幸福呀,可是丑小鸭又担心又害怕,可是,他失去生活的勇气了吗?请同学们读这句话。(出示“一天
8、傍晚……又惊奇又羡慕”。) 5、体会“惊奇”和“羡慕”,让学生用“羡慕”说话。 (学生读第6自然段) 6、“冻僵了”是什么样?(配乐,教师用语言描述)看到了丑小鸭冻僵了,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幸亏”的含义,你觉得农夫是怎样的人? 7、引读体验。这只可怜的丑小鸭真是历尽了磨难,你们还想读一读丑小鸭的遭遇吗?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学生接读);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学生接读);天越来越冷——(学生接读)。 8、文本对话:读到这里,你想不想对课文中出现的角色说点什么吗? 我想对鸭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