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

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

ID:38545658

大小:2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_第1页
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_第2页
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_第3页
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_第4页
资源描述:

《8.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心片段名称:8.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2)作者单位: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讲授者姓名:冯雪梅一、教材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八章第2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2课时《代入消元法(2)》,它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完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第一种解方程组的方法。消元思想体现了数学学习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这种数学思想会一直影响着学生今后数学的学习。因此,《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代数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教学难点、关键

2、:体会运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思想.三、学习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这也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枯燥、乏味,加上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强,使得这章内容的教学难度增大,但是学生经过小学的锻炼。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必要的实践练习活动。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①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②熟练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解方程组的步骤.(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过程,初步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3、--消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理解消元思想、化归思想; 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五、教学策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引导探究、讨论交流、讲授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取新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总结归纳的能力。六、教案主体教学步骤预计时间(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61.消元实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2.代入法的一般步骤:代入→求解→写解练习: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1)x+y=22(2)5x=2y(3)2x-y=52.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2x-7y=83.解二元一次方程

4、组学生已经学过直接代入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而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温故知新,加深记忆。二、范例分析81.引导学生回忆、对比同一个问题建立的两个模型,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用代入法解任何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全过程.2.进行知识要点归纳,再通过简单的小问题提醒学生该注意的问题。学生观察对比学习,紧跟老师的思路进行交流回答,并尝试归纳新知,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结论。三、随堂练习15通过

5、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将新知识融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练习巩固,提高认识知识的效率,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更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查漏补缺.四、变式分析31、让学生运用代入法解方程组,在积累解题经验的同时,体会如何正确选择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2、模仿改造试题可体现知识的延伸养成,更好地理解代入消元法.学生观察,体会正确的便捷方式解题。五、知识小结2老师进行知识总结,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讲并注意老师提出的注意事项。六、课堂小测8课堂检测,查漏补缺。自我小测,检验

6、学习成果,以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新知。七、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巩固课堂所学,加强练习,加深理解。七、讲授反思1.授课流程反思  在探究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时,先回顾所学,用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不同的出题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简单变形,并得到解题的思路。在解题过程中,我强调代入“消元”的思想,充分让学生思考、交流,以便于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做。2.讲授效果反思  在学生掌握解方程组的“化归”思想后,训练解题的方法以及步骤,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