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43956
大小:7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4
《5. 3. 1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3.1平行线的性质 杨家堡中学 于涛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并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并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数学思考: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直观感知和动手实践,初步形成通过实例探索数学结论的思维方式.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的变化. 问题解决:通过对具体情境的观察和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平行线的性质. 情感态度:通过严密的数学分析,体会数学的严谨美.培养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精神.
2、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由两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突出重点时,主要在学生实践操作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量角器,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思考、实验和归纳的过程,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学中还可辅以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对实验过程进行直观的演示.教师在学生小组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的指导,在动画演示过程中进行讲解,以明确学生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平行线性
3、质和判定的区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平行的性质和判定,而在一些综合题目中,往往既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所以学生很容易在记忆和使用时将其混淆.其实,从角的关系去得到两直线的平行,就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已知直线的平行得到角的相等或互补关系,就是平行线的性质,判定和性质互逆,而关于判定和性质的区分,今后还要继续这方面的学习,这里要让学生引起注意,不要把它们混用. 三、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 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平行线,对其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在本章前面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了解要研究平行
4、线就应研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特殊位置的角,所以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研究平行线的性质也要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1)想一想,量一量 (利用动画学生自主探究: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然后利用课件进行
5、集中演示) 利用坐标纸上的直线或者用三角尺和直尺作出两条平行直线a∥b,然后任意画第三条直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所得的8个角.度量这些角,或剪下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角∠1∠2∠3∠4∠5∠6∠7∠8度数 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②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③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猜一猜 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_____,内错角_______,同旁内角_______. ②
6、再任意画一条截线,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猜想仍然成立吗? ③如果直线a与b不平行,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答案:如果直线a、b不平行,那么猜想都不成立,形成的同位角不相等,内错角不相等,同旁内角不互补. (设计意图:不能让学生留下错误观点一提同位角,就认为它们是相等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是平行线特有的.当两直线不平行的情况时,同位角不相等,内错角不相等,同旁内角不互补.) 让学生根据上面所找出的特点,描述角的大小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由发言;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准确的描述出平行线的特征,部分学生没有
7、说准确,在其他学生带动下也能够说出)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得到平行线的特征.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以上性质可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想一想,写一写 ①你能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导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吗? 因为a∥b, 所以∠1=∠2(_____________). 又∠3=__________(
8、对顶角相等) 所以∠2=∠3. ②你能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导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吗? 因为a∥b, 所以∠1=∠2(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