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15700
大小:109.15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6-14
《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康复训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训练20171018长沙国培主讲目录1、社会交往2、建立伙伴关系3、建立依恋关系4、寻求帮助5、情感互动和交流一、社会交往1、含义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社会交往的意义: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目的是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在幼儿期,同伴间的充分交流往往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形成安全感,积极的情绪,使个体更容易接纳外界的刺激,从而不断不断的学习,适应外界环境,反之会封闭自我,排斥外界,阻碍心智水平的发展。2、基本要素主体和客体、交往力、交往关系、交往的意识、需要和交情等。交往力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
2、能力,其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交往工具,对自闭症儿童而言主要是语言。交往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交往的意识是社会交往的动机。交情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并且表现出来的感情3、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A、交往的动机欠缺。B、交往力严重不足。缺乏基本的社交技巧。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动机激发的技巧1、交往动机的含义及产生含义:人们在交往中为自己的行为吸取信息,进行定向,以自己所做的同人们所期待的进行核对,从而调整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使自己在符合群体要求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孤独别扭,或焦虑,这就是使人
3、产生一种交往的需要和动机。产生:交往动机是内在需求和外在诱因的结合目的:产生群体感,熟悉感,友谊感,亲密感,归属感,2、交往动机的主要种类亲和动机: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以获得他人的关心、帮助、友谊、承认和接纳以及合作的一种心理状态。亲和动机的影响:当它引发的亲和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时,个人就会感到安全温暖,有信心,感情和行为受到挫折时,个人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焦虑和恐惧。赞许动机,是人们某种活动,总希望得到他人或组织的赞赏和肯定,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社会心理学对亲和动机有如下解释:A、适度唤醒层次论。B、本能理论。C、条件作用理论。
4、3、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动机的激发技巧A、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质性(森林中的镜子)有助于形成支持、归属与认同、安全感,达到心理契约,激励参与交往的积极性——模仿自闭症儿童,激发他们的交往动机—1、模仿孩子玩玩具2、模仿手势和身体动作3、模仿发声仅模仿适当的行为B、有需求才有动机——a、提供沟通诱惑物1、看得见但是够不着2、控制使用权3、不充足给于b、制造不平衡1、阻断游戏,(使用预告语——“我想要去拿球。”“停……和……走。”)抗议就意味沟通就开始了2、违背正常预期自闭症儿童基本社会交往技巧的训练1、目光对视训练训练方法:条件反射,强化法,
5、渐隐法2、倾听训练(注意力训练,听觉刺激,听觉复述,或者动作再现)3、沟通的轮换训练(在活动中进行对话轮换)A、帮助孩子预期轮换B、采用短时轮换以交换玩具和返还玩具为媒介,。二、建立伙伴关系1、伙伴关系(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儿童的伙伴关系。2、伙伴的作用1、伙伴是强化物:儿童的行为可被同伴强化2、伙伴是范型:伙伴是社会模式或范型,影响伙伴行为。这种社会比较过程是儿童建立自我形象与自我尊重的基础。3、伙伴帮助去自我中心4、伙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5、伙伴是社会化动因哈里斯、1995、
6、群体社会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交往圈逐渐扩大,儿童对外关系的焦点也由亲子关系逐渐向同伴关系转移。儿童在家庭环境内的行为和在家庭外的行为是分开的两个行为体系。儿童独立的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随着儿童年纪的增长,儿童倾向与喜欢家庭外的行为系统超过家庭内的行为系统。。于是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了家庭内的行为系统,发展了自身的人格。3、同伴关系的发展1、婴幼儿早期交往(2岁前)(1)出生头两年内,婴幼儿的同伴交往很有限。对这一时期的婴儿来说,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还是依恋,尤其重要的是母子关系。依恋对于同伴关系也发挥着重
7、要的影响。(2)婴儿同伴相互作用阶段:A:客体中心阶段:把对方当成活的玩具B:简单互动阶段:C:互补性互动阶段:彼此的行为互补、互惠2、学前期(2-5岁)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互动的主要方式,幼儿期游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非社会化的活动阶段:旁观他人游戏,自己单独游戏。(2)平行游戏阶段:在其他儿童附近,用相近的方式游戏。(3)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阶段:联合游戏: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游戏,但彼此没有明确分工和共同目的。合作游戏:儿童为了共同目标组织起来,其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嗯,3(1)儿童友谊发展阶段:第一阶段(3-7岁):未形成友
8、谊概念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自己愿望要求的就是朋友,反之则否。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对友谊的互动性有了一定了解,但有明显功利性,还不是患难与共的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