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ID:38515053

大小:892.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4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1页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2页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3页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4页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思南县东华民族中学:周镇中请选择出实验室正确的CO2制取装置回顾:ABCDCO2CO2CO2可见:二氧化碳的密度为比空气大。一、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在标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干冰。结论:(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不能供给呼吸;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通常情况下)石蕊试液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稀醋酸稀盐酸A石蕊和某些酸的反应B直接放入CO2中C喷水D喷水后

2、放入CO2中探究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原理:CO2+H2O===H2CO3H2CO3===CO2↑+H2O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当加热上述变红色的溶液,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红色又变成紫色。4、与石灰水反应: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理: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此反应原理是用来检验或鉴定二氧化碳气体。5、二氧化碳与还原性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反应:(1)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现象:将燃着的镁带伸进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

3、继续燃烧,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成,瓶底有白色固体物质出现。原理:CO2+2Mg==2MgO+C点燃(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原理:CO2+C==2CO高温注:(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3)上述两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镁、碳是还原剂。(2)二氧化碳在特殊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三)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也不支持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熄灭。2、干冰作致冷剂;3、植物光合作用作气肥;4、工业原料.CO2沫灭火机纯碱汽水尿素人

4、工降雨温度计灭火工业原料致冷剂气体肥料小结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氧气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四)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海水温度上升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化学式上仅相差一个氧原子,可它们的性质显然不同。(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在标况下,密度为1.250g/L,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当碳燃烧不充分时,就会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点燃(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无

5、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理:2CO+O2====2CO2点燃2、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现象:(1)黑色氧化铜逐渐成为红色;(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理:CO+CuO===Cu+CO2∆装置图:本实验操作步骤是: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一氧化碳气体验纯;3、点燃装置最后边的酒精灯;4、通入一氧化碳气体;5、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6、反应完毕,先撤灯,后撤气,再熄灭后边的酒精灯。注意:在点燃或加热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必须先验纯。下图是演示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微观过程,从微观上揭示了一氧化碳

6、还原性的机理。CO+CuO===Cu+CO2∆未反应完的尾气一氧化碳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用酒精灯点燃处理,避免散逸到大气中,而污染环境。也可循环利用作燃料,也可收集起来。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高温(这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以上两反应中,一氧化碳都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3、一氧化碳的毒性:其原因是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很容易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大约是氧气的200多倍),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就会造成人体的组织和细胞缺少氧气。严重者甚至使人死亡。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

7、分,俗称煤气。一氧化碳有毒,而且有剧毒。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简单方法是:就是注意室内通风,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下图是一氧化碳和氧气进入血液的对比实验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4、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谢谢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