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10611
大小:1.8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3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文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畅言教育第三单元·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本课时编写:合肥七中刘孝峰每年的高考,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么一群在考场外翘首以待的家长们,他们毫无怨言地等候在考场外,只希望在第一时间能见到他们的孩子并平安地接回家。其实,何止是这一幕,在我们成长的风风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远是无怨无悔的。这些我想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感觉到了吧,今天我们要站另外一个角度,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文导入【知识与技能】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感受不同阶段的爱。【过程与方法】1、通过筛选信息,区别父爱与母爱,重新审视爱。2、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
2、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解读评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享受爱的同时,学会付出爱,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学习目标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作者简介文章旨在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阐述这个问题的?明确如下:第一部分(第1~3段):爱的能力的发展。成长过程:被人爱——爱别人——创造爱第二部分(第4~7段):爱的对象的发展。(母亲→父亲)现象:先理
3、解母爱,再认识父爱原因:母爱无条件,父爱有条件第三部分(第8~10段):总结全文:构建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整体感知,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体验母爱——无条件、自然感受父爱——有条件、思想完善自身——自己的父母递进时间能力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婴儿期)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8岁以下(幼儿期)有被爱的意识,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8—10岁(童年期)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少年时期(成长期)通过努力去唤起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时期(成熟期)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1、细读第一部分内容,
4、从文本中筛选信息,认识成长过程中人对爱的情感变化情况。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对爱情感变化特征表深入探究1、母爱与父爱各有哪些特点?二者有何区别?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明确:母爱:无条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无法赢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孩子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爱: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纪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优缺点:母爱:(优点:)伟大,为人所渴求。(缺点:)不需努力,无法赢得。父爱:(优点:
5、)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缺点:)必须努力获取,否则会失去。疑难探究2、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寻找生活中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情经历。明确:前者是一种幼稚的爱,后者则是成熟的爱。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得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3、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
6、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4、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而“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这两个观点你同意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拓展延伸就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课后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