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94983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j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最后的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就自己对情景创设粗浅的认识浅谈如下: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
2、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活动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关于实际的真实情感,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并依据所收集的数据展开讨论。其程序是:(1)作为家庭作业提出此问题;(2)学生自己进行统计活动;(3)请某个同学在课堂上对结果做现场统计;(4)对统计分析,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全班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描述和评价;(5)结合问题情境,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
3、含义,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统计量的差异以及用不同统计量来表示同一问题的必要性;(6)问题自然延伸,计算这些塑料袋对土地的污染。这种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朴实的问题情境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情感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二、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悦中索取。让学生在数学游戏教学法创设的愉快情境中学习,学生便有了“我要学”、“我乐学”3的积极性。这时,课堂教学便成了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最佳结合,也为实现课堂教学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也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
4、效果。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套圈的游戏。边玩边数套中了几个,没有套中的有几个,合起来是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这样说,一共有几个圆环,几个套中了,几个没有套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把10以内数的分与合记得滚瓜烂熟,为今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教师先布置学生自学“质数和合数”这一章节的教材内容,然后开展“报学号游戏”。游戏要求每个学生先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教师报学号,让被叫到的学生说出自己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接着,老师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出教室,再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走出教室时分别要求大
5、声报出自己的学号。其他在座的同学判断这些同学有没有走错。为了在后来的游戏中不出差错,学生在自学时个个都很认真,小组讨论很热烈,对概念的理解力求做到准确。因此进行这样的数学游戏,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三、创设直观情景,增强求知欲望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莫过于实物(模型),它能充分的体现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对于抽象理论,通过实物演示,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安排学生动手用小正方块摆一摆,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从不同
6、位置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的特征,然后教师用教具作几次演示,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是什么形状。这种利用实物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四、创设生活情景,增强数学意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课堂上应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更多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例如:两个商人,分别经营彩电与纽扣。彩电经营者以每台2000元的价格进货,以每台2100元的价格销售;而纽扣经营者则是每个0.05元的价格进货,以每个0.10元的价格销售。请学生从数学
7、的观点,先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这两个商人的经营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对于相同点,学生很容易得到了两个人都能盈利,教师就能很自然的给出利润的概念,而学生也很清楚,利润=售价—3进价。对于不同点,学生得出了很多结论,诸如两人经营的货物不同,货物的进价不同,两人每年货物所获利润不同等等。此时,教师适时引导,两人的经营之道怎样比较才能科学?辅之以生活中常说的“本小利大”进行诱导,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分析得出其中的本利之比的区别。教师趁热打铁得出利润率的概念(公式)。甚至还深入讨论利润率中为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