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有理数得乘法教学设计 魏佳文

2.7有理数得乘法教学设计 魏佳文

ID:38486240

大小:1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2.7有理数得乘法教学设计 魏佳文_第1页
2.7有理数得乘法教学设计 魏佳文_第2页
2.7有理数得乘法教学设计 魏佳文_第3页
2.7有理数得乘法教学设计 魏佳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2.7有理数得乘法教学设计 魏佳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情感态度】结合本课教学特点,向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教育,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教材第49页上方的图及相关内容.【教学说明】通过水位的升高和下降这个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有理数的乘法.二、

2、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有理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问题1你能写出下列结果吗?(-3)×4=-12,(-3)×3=,(-3)×2=,(-3)×1=,(-3)×0=.(-3)×(-1)=,(-3)×(-2)=,(-3)×(-3)=,(-3)×(-4)=.【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计算,与同伴交流,归纳有理数乘法计算法则.【归纳结论】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2.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问题2计算:(1)(-4)×5;(2)(-5)×(-7);(3)(-)×(-);(4)(-3)×(-)

3、.【教学说明】通过计算,学生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归纳结论】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3.倒数的定义问题3问题2中(3),(4)的结果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由此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学说明】由问题2中(3),(4)两个式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倒数的定义.【归纳结论】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可以把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而符号不变.)注意:0没有倒数.4.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问题4计算:(1)(-4)×5×(-0

4、.25);(2)(-)×(-)×(-2).【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分析,与同伴交流,归纳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问:(1)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2)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归纳结论】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的相乘,而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计算(-2)×3的结果是()A.-6B.6C.-5D.52.|-5|的倒数是()A.-5B.-C.5D.3.绝对值不大于4的所有负整数的积是.4.若|a|=1,|

5、b|=4,且ab<0,则a+b=.5.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2,1,-0.3.6.计算.(1)(-8)×;(2)45×(-)×(-);(3)×(-);(4)(-)×(-)×0×;(5)(-)×(-)×(-).7.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cd的值.8.若a、b是有理数,定义新运算:ab=2ab+1,例如(-3)4=2×(-3)×4+1=-23.试计算:(1)3(-5);(2)[2(-3)](-6).【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检测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为后一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完成上述

6、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堂作业部分.【答案】1.A2.D3.244.±35.这些数的倒数分别是1,-,,-.6.(1)-42(3)(3)-(4)0(5)(6)-7.因为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0,又c、d互为倒数,所以cd=1,所以原式=-×1=-.8.(1)3(-5)=2×3×(-5)+1=-30+1=-29(2)[2(-3)](-6)=[2×2×(-3)+1](-6)=(-11)(-6)=2×(-11)×(-6)+1=133.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有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通过这节

7、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10”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相应作业.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加法运算步骤类似,即第一步确定积的符号;第二步确定积的绝对值.应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提升运算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