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80375
大小:2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板块的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板块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掌握板块运动的基本形式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推理能力。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德育目标初步形成探究,求真求实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教学方法演示、分析、推理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图片。发问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地震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
2、下。[讲授新课]电脑展示课本P37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分为哪几大板块?(2)在这些板块中,除哪个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的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后边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第二,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第三,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在这些板块交界地带,集中分布着世界的火山、地震,形成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展示六大板块相对
3、运动图片,认真思考这两种板块运动基本方式表示什么?用书本及软纸片结合手势加以演示说明。(活动)当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将会从地球上消失,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下吗?先让学生在电脑展示的地图上查找红海和地中海。再对照“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看看红海和地中海分别在哪两个板块之间,并观察这些板块上交界地带的箭头,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去思考红海和地中海将来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展示课本P38图“东非大裂谷”。指图说明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背),使地壳
4、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于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红海也就在不断地扩张。演示课本P38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红海从裂谷到海洋乃至继续扩张成为将来新的大洋的过程: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活动)当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展示课本P39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指图说明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对),使地壳板块发生挤压,欧洲或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因而地中海也就在不断地缩小,将会慢慢消失。同样的道理,亚欧板块与
5、印度洋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学以致用)用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来解释一下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之中。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当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会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总之,板块的运动,使地球表层像个有“生命”的东西,在漫长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形成了今天的世界面貌。课堂练习教材活动题作业查找震前征兆有哪些?怎样在地震中求生救助?日本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请了解日本的抗震建筑,说
6、说对我们在防震准备方面有哪些启示?板书设计板块运动一、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1、地球表层由板块组成。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地壳活跃。二、板块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教学流程图时事图片引入新课读图阐述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实例推理板块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