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9771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3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类居住地——聚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郭萍《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承接前两节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基础上,过渡到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节教材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和城市;二是聚落与环境,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三是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所有内容都围绕身边的生活环境来展开。课文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但内容的落脚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
2、发展的地理环境观。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他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受知识水平和生活地域的限制,有些是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而有些可能是根本没有见过不易理解的,如平原的学生很难理解山村景观,北方的孩子没有见过水乡等,所以应首先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身边的地理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料,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教学任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聚落的含义、主要类
3、型、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差异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使学生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能运用图片说明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密切联系,从而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有关聚落的图片及其他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2)通过让学生自学、读图比较,小组分析、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学习
4、,使学生了解传统的聚落是我们共同的遗产,保护聚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使学生领悟到尊重自然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保护与发展。2、教学难点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会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伴随着动人的歌声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上课!同学们好!《家园》这首歌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自己居住地的无限热爱
5、和赞美。我们把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为聚落。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领略世界各地聚落的风采,了解他们的形成、发展与保护。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周游世界,请欣赏中外聚落集锦,看了这些多姿多彩的聚落,你能说出:“聚落分为哪两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同学们所在的鞍山市属于什么聚落呢?(城市聚落)。【讲授新课】一、聚落与环境(一)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教师:假设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回到原始社会,我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酋长,你要带领你的部落,到大自然去寻找理想的聚居地,你会选择A寒
6、带山地B热带沙漠C温带平原哪个地方呢?(C)哪里有哪些自然因素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呢?我们开展探索与发现自学活动,每位同学对学习资料中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哪些自然因素有利于案例中聚落的形成与发展。2、学生自学活动:展示自学成果,你有哪些发现。案例1:请同学介绍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问: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鱼米之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案例2:请同学介绍鞍山本溪两个城市,问:有利于鞍山本溪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自然资源案例3:请同学介绍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的发展情况
7、,有利于四个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交通便利3、教师总结:通过自学我们发现: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交通、气候等因素。(二)聚落的分布特点教师:像同学们选择和分析的一样,人类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大都是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那里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而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三)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教师:我们在大自然里已经选择好了理想聚居地,让我们走进聚落去看一看吧?请欣赏中外聚落民居集锦,这些各具特色聚落民居是不
8、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假设你是一名房屋设计师,请你为以下4个地区(热带雨林、热带沙漠、黄土高原和极地景观)的人们设计房屋建筑,有四个方案供你选择,结合学习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说明你选择设计的房屋建筑与当地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同学们可以开展讨论,互相交流。3、展示讨论成果,连线(选择对应的房屋建筑);说明理由。介绍“东南亚的高架屋”的特点:乡村聚落中常搭建双层木楼或竹楼,顶坡度陡,楼上层居住人。高架屋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避免潮湿,而且上层风大凉爽。介绍案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