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5.黄河颂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课黄河颂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 1.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读出感情。 2.组内合作交流。 1.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 2.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过程导入::21cnj*y.co*m】 【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
2、,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解说。】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著名诗人光未然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黄河奔腾的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一、学会朗读,感悟诗歌的节奏美 要求用
3、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4、。 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4.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5.全班齐读诗歌。二、再读诗歌,感悟诗歌整体美 1.再读诗歌,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 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写出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黄河两岸是我们的母亲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黄河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英雄的黄河代表着英雄的中华民族。 【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的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
5、出了气势恢弘的颂歌。】 2.悟读诗,体会诗歌的整体美。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指导学生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理解诗意。 【多媒体显示。】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就其中一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 (1)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6、。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即“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句子。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啊!黄河!”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
7、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4)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三、研读课文,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把握“啊!黄河!”在结构上的作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
8、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