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46590
大小:2.36 M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6-12
《脑血管病及癫痫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血管病及癫痫脑梗塞2.脑出血3.蛛网膜下腔出血4.癫痫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目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是指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多在1小时以内,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结构性影象学检查无责任病灶。TIA传统概念200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Albers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指出,传统的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现已过时,继续使用这个定义势必给医生和患
2、者带来严重不良影响。TIA的重新定义2004年6月第5届世界卒中会议上Easton代表TIA工作组公布了他们推荐的TIA新定义:TIA是短暂时间内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或缺失,由局灶性脑或视网膜缺血所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h,并且无急性梗死的证据。如果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并有与梗死相符的特征性影像异常则诊断为卒中。但新的定义还存在争议!概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危险信号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脑卒中的先兆、前驱或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临床表现一般特点:1.突然发病:发病前可能与某种诱因,如体位改变,
3、起床、站立,排尿、排便,情绪激动等。2.时间短暂:多数发作持续2-15分钟,有时可达1或数小时,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3.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类似。4.不留后遗症状。表1TIA的主要症状颈内动脉系统TIA①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半身(有时可不含面部)无力或精细运动障碍②单眼失明(单眼黑蒙):少见,有同侧性偏盲③感觉障碍:半身的感觉迟钝,感觉异常等④失语症:优势半球侧颈内动脉系统TIA时可见2.临床表现和分型最常见症状是对侧发作性的肢体单瘫、面瘫或偏瘫单眼视力障碍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所特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①运动障碍:一侧或两
4、侧半身无力或精细运动障碍②感觉障碍:一侧或两侧的感觉迟钝、感觉异常③一侧或双侧同向偏盲④平衡障碍:旋转性眩晕、复视、眼震、咽下困难、构音障碍⑤基底动脉尖综合征⑥一过性完全遗忘(TGA)(海马、穹窿和乳头体等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恶心和呕吐跌倒发作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所特有2.临床表现和分型表1TIA的主要症状表2TIA的不典型症状①仅意识丧失,而不伴有椎基底动脉区域的其它症状②强直性/阵挛性痉挛发作③身体数处移动的症状④闪辉暗点2.临床表现和分型辅助检查CT、MRI检查大多正常。CTA、MRA及DSA有时可见血管狭窄、动
5、脉粥样硬化改变。在TIA发作时,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可显示脑局部缺血性改变;TIA是急症,发病后2-7天内是卒中的高风险期。总的原则是为防止TIA复发和脑梗塞的发生,尤其是对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的患者,可以按着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原则处理。治疗TIA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治疗(一)病因治疗这是根本的主要措施对于TIA患者要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等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治疗(二)对症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对TIA尤其是反复发生TIA的患者首先考
6、虑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治疗心源性栓子所致TIA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瓣膜病性或非瓣膜病性)患者若发生心源性栓子所致TIA,应长期口服抗凝药。降纤治疗TIA患者有时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或频繁发作患者可考虑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外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术治疗Text2Text3总体来说未经过治疗的TIA1/3反复发作1/3自行缓解1/3进展为脑梗塞预后2.2.脑出血3.蛛网膜下腔出血4.癫痫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脑梗塞依据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的机制可将脑梗死分
7、为三种主要病理生理学类型:脑血栓形成(cerebralthrombosis)、脑栓塞(cerebralembolism)和血流动力学机制所致的脑梗死。其中前两种约占全部脑梗死的80%~90%。本节将以脑血栓形成为重点,介绍不同类型脑梗死的相关问题。脑部的血液供应主要为: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在颈内动脉系统约占80%,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20%。大脑动脉环示意图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常伴高血压动脉炎:结缔组织病、抗磷脂综合征、细菌病毒感染其他原因:药源性(可卡因、安非他明);血液系统疾病(红
8、细胞增多症、DIC、链状细胞贫血、抗凝血酶Ⅲ缺乏等高凝);蛋白C和蛋白S异常;烟雾病;肌纤维发育不良;颅内外夹层动脉瘤等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发病机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血管分叉处及弯曲处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发病年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