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

ID:38443563

大小:5.20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6-12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_第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_第2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_第3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_第4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字在人类发展史上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在于: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语言、思想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文化得以在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对人类社会的文化积累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字(汉字)的重要性探寻汉字之源汉字产生前,中国先民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但是,语言不能传到外地,也无法留存后世。于是,先民们想出了多种记事方法。结绳:在绳子上打不同的结,记录不同的事情。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就是从上古结绳演变而来。八卦:是古代中国人创

2、造的由符号“-”和“--”组成的八种图形,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图为仓颉像。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原始汉字何处是?图画是人类文字的共同起源。看看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你会发现它们的原始字形都是图画性的。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符号就是原始汉字吗?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4000多年)中发现的陶器刻符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00——5000年)中发现的陶器刻符一、汉字的发展演变(一)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二里头

3、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旦”图画文字“斧”或“锛”刻画符号特点:象形字,带有图画性(二)商周:甲骨文、金文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我国有文字可

4、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鼠牛虎兔猴羊马蛇龙狗鸡猪“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大盂鼎大盂鼎铭文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三)秦:“书同文字”——小篆、隶书战国时期,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削弱了文字的交流

5、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小篆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省改而成,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在全国推行的标准字体。小篆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粗细均等、讲究均匀对称、能给人以整齐美的感觉。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隶”本是隶人的意思,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间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是隶人们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作隶书。秦朝的书叫做秦隶或古隶,到汉代叫汉隶也叫今隶。(1)秦朝为什么要统一文字?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

6、各诸侯国间文字紊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②秦始皇为了消除这种混乱情况和便于推行政令、巩固统一。(2)统一文字有什么影响?影响:①克服了人们的交流障碍;②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从此汉字结构基本定型;③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书法、篆刻艺术(一)书法艺术1、含义:书法艺术是以中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2、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条件:①材料:②人力准备:③文具: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具有

7、艺术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文房四宝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定型)A.社会危机B.士人群体C.文具改进王羲之虚玄灵动隋唐(高峰)A.国家统一B.经济繁荣C.科举制促进D.文化繁荣张旭、怀素(草书)狂放不羁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注重规范法度宋A.重文国策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苏轼、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四大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有意无法”明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征明个性化创造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