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

ID:38426340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2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_第1页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_第2页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_第3页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_第4页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李显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上传时间:2006-8-22【内容提要】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由于现行法对于出让土地使用权规定了较短的期限,客观上会造成其与地上建筑物所有权的恒久性之间的冲突。而国家所有权优位等理念使得我国现行立法以“无偿收归”国有的方法解决这一冲突,这很不利于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本文从传统“越界建筑权”及“主权利与从权利”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建立“法定续约权制度”以解决这一矛盾。【关键词】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法定续约权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由于城市的土地所有权均为国家所有,

2、因此形成了一种区别于私有制国家的特殊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法人、自然人以支付出让金的形式来获得城市土地使用权并将其用于经营活动,就是要在土地上修建各种建筑物,不过在我国,土地使用权不像传统的地上权那样是没有期限的。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规定》第12条明文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由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一般均可使用到百年以上,所以在土地使用权到期,而原土地使用权人又不能继续获得该项土地的使用权

3、的时候,其上的建筑物在我国这种严格的“房地归属一体化”的原则下,就必须确定究竟应当依何种规则来解决其权属的问题。  特别是在土地出让制度确立20多年后的今天,部分早期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业已面临到期问题,为保护经济秩序的稳定,明晰现有土地使用权人对该土地上建筑物的权属,自然就成为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房屋所有权的恒久性与土地使用权有限性之间的冲突  由于财产所有权以永续存在为其基本法律特征。因此,房屋所有权的无期限性与土地使用权有限期性两者的冲突就势所难免,就此种矛盾,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规定》第47条明确规定了

4、“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由国家无偿取得”的处理原则。其自公布以来,一直备受批评。但更需考察的则应是此种制度之所以产生的根源及法律依据。  (一)各国就房屋与土地使用权关系的法律规定各有不同  大陆法系自罗马法以来就有“附着于土地之物而属土地”的法谚[1],其肯定地上物对土地所有权的附合,进而否认了地上物所有权的独立性。但就现代的相关立法例而言,对此主要有三种模式:  1.否认建筑物可独立成为所有权的客体  以德国为代表的模式继受了罗马法的理念,否认建筑物可独立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德国民法典》第94条第1项即规定:定着于土地之物,特别是建

5、筑物及与土地尚未分离的土地出产物,为土地的构成部分。不过其并非是绝对的,立法又相应设定了地上权以阻止地上物对土地所有权的附合,确保地上权人可以就在他人土地上所有的建筑物行使自己的权利。7  2.肯定土地与其地上定着物各为独立的部分可归属不同主体  以日本为代表的第二种模式,是肯定土地与其地上定着物各为独立的部分,从而可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主体。其认为土地和定着物都是独立的不动产,定着物可以独立于土地而存在,并不是附合于土地的财产。  3.相对肯定地上定着物权利的独立性  我国台湾地区的现行立法即采此种模式。其民法第66条规定:依其构造可以独立登记的建筑

6、物,以及依据某种他物权(如:地上权、永佃权、租赁权)而附着于他人土地上的建筑物或其他定着物,为独立的不动产。  综上所述,各国的立法趋势是,由于建筑物自身价值的增加,罗马法所确立的地上物附合于土地的原则已不再适应社会现实经济的需求,而肯定建筑物的独立性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德国模式虽不承认建筑物所有权的独立性却以地上权来作为其补充;日本模式中二者所有权可归属于不同主体。但无论各国采何种模式,事实上都能较明确地界定土地与地上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二)我国的权属一体化的模式凸显土地所有权人优位的价值取向  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只能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只可由

7、集体向国家单向移转。这即决定了我国只能对土地使用权与其地上定着物的关系作出特殊的规定。至于究竟应如何来解决两者的关系,我国学者却一直有着不同看法。  王利明教授认为:“我国现行立法主要采纳了土地和建筑物不分离的观点”,“我国的法律是将土地和房屋视为一个整体对待的。”[2]而其他部分学者则认为,我国现行法是将土地和建筑物分别作为独立的财产的[3]。应当认为,我国目前立法中对土地和建筑物的权利采用的是权利独立的办法,不过其并不完全等同于日本法上的可分别独立转让的制度。这意味着在我国,建筑物与土地可为不同主体所有,但是须采用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的一体

8、化的原则,也就是两个权利虽为独立但却必须归属同一主体。  建设部1990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