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26327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要警惕学习中的无效劳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要警惕学习中的无效劳动中学生在校学习,都十分渴望学业上有较大的突破,可同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又一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出现很大的差异。这里面有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原因,其中,无效学习现象就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不预习上课。不少的学生认为教材并不很难,上课也能听懂,预习没有必要。这些同学上课无目标、听课学习无针对性,缺乏问题意识,老师讲到哪儿懂到哪,讲多少、懂多少,不讲了不懂了。听时了了,听后茫然。他们缺乏对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旧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往往是旧知识成了学习新知识的“拦路虎
2、”。新旧知识系统不起来,知识链条断裂,很难弄明白知识的来扰去脉,课上听的不是真懂,知识不会在大脑里打下深刻的烙印,课后又得花去不少的时间去复习巩固,误入了劣性循环的怪圈,学习忙得很,累得很,效果自然不好。二、被动听课。不少学生由于满足于上课能听懂的学习状态,搞不清楚知识之所以然的道理,不懂得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能会的现实。以致于形成了如入万道宫墙,不得其门而入的状态。他们习惯于跳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去死记问题的结论或答案,课堂上采取“死记型”的听课方法,老师讲、我就听;老师抄,我就记;老师划
3、、我就背,整个学习过程靠讲、记、听、抄、背、考完事,缺乏主动参与教学,主动探求知识,自择其难的能力。这样,自己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终不见成效。三、不会科学安排时间。不少学生不注意良好生活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没有养成“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干好什么事”的良好习惯,对每天的学习时间没的科学的有计划地安排,与学校统一安排的时间不协调。又不会利用大量的“边角余料”时间,学习活动成了被动的趋从。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意识,完全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各门功课不能统筹兼顾,均衡发展,丢了这,忘了那,想起来啥干
4、啥,啥紧干啥,一会想看这,一会又想看那,整天埋怨时间不够用,天天手忙脚乱,学习盲目性大,收效甚微。四、不会科学休息。有的同学学习压力大,急于求成的愿望强烈,于是就在加班加点上做文章,强迫自己熬夜学习。其不知晚睡减少了睡眠的时间。而睡前的用脑过度,产生的兴奋又往往造成失眠,这样又减少了睡眠的时间;还有的晚间有进食的习惯,人入睡后,大脑主管消化的系统仍在工作。第二天又不能晚起床,上课精神萎靡,发困打瞌睡,听课的效率就会下降,白白地浪费了课堂学习的时间。为了弥补课上学习的损失,课后又得花费不少时间复习巩固,又只好晚睡。第二天上课仍
5、然精神状态不佳。况且加班加点地学习,头脑并不清醒,学习效率不高,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既影响了学习,又损害了健康,甚至有害于终生。五、自学专不下心。有的学生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琐事,到每天的自主学习时往往手忙脚乱,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有的自学时好“走神儿”,有的贪看闲书,电视或网上游戏,严重干扰了学习。甚至出现一会摸摸这,一会摸摸那,急着这门课也要学,那门课也要看,心里还时时想着一些繁琐的杂事,似乎忙得很,始终很难专心学习。结果人在心没在,灯亮心没亮,白白浪费了学习时间,却没有多大收获。六:不能正确对待作业。有的学生把作业当
6、成应付老师检查的任务,每天课堂学习过后,不是先复习巩固后做作业,而是还没有真正把知识概念搞懂就急于做作业,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比着葫芦画瓢,照着例题套式子,不是看清猫后再画虎,结果时常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现象。在做作业时,不习惯于独立思考完成。而是一有问题就问别人,或是问一步作一步,还美其名曰:“勤学好问”。不能达到通过作业消化巩固知识的作用。更不用说抄袭他人作业或窥看他人的答题,自己并没有真会。造成知识缺空,形成:“泡沫知识”。还有的学生写好作业不是先审查一下再交送,常常因疏忽至错,领回作业也只看看批号,错题不更正,丧失了作
7、业的作用。七、做习题搞文字搬家。不少学校的学生不仅订置了辅助资料,还订了整套的练习册,那上面各种档次和类型的题都有,做一做对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大有益处。老师便要求学生全做全收全查,其不知其适应度是有限的,不少学生为了赶作练习册上的题,不惜花去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便把它当作一种应付检查的任务,连课间10分钟也舍不得休息,做题时,往往是左边放一本教材或参考答案,右边放一本练习题册,学生为了图省事,便把左边书上的文字或答案机械地搬到右边练习题册对应的空白处,常常是累得腰背酸痛,手麻脑胀,写完了事,其实对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八、学习方
8、法不对头。有的学生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改进,屡考屡败,而屡败屡战,成绩却每况愈下。所以,在检查学习中的问题时,学习方法问题,时常被忽略,而找到的往往是一些“皮毛”,即“表象”问题。什么马虎啦,粗心啦,没记住啦,没想起来啦等等,更多的老师或家长把学习上不去归结为“不用功”。因此,只要学习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