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70005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4
《要警惕药物间的相互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要警惕药物间的相互反应人类能够服用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有些本身效果良好的药物如果与别的药物混服,有时会带来危险。有些药物包含的成分相互间会产生反应,甚至还会让药效互相抵消。 柏林沙里泰医院的拉尔夫•施塔尔曼说,有些反应十分强烈甚至可以导致死亡。还有些反应会引发疾病或加重病情,也有一些则完全无害。如果病人从一个诊所取了10种药,这些药搭配的方式就会有很多种,更有甚者,药量的各种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要弄清所有的可能性,必须建立一个巨大的数据库。 专家说,病人自己必须警惕这些反应。德国医学联合会乌尔苏拉•塞勒
2、贝格说,同时服用泻药和治心脏病的药可能会产生问题。医生经常给心脏功能较弱的人开洋地黄制剂,这种药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减缓心率,有益于排除机体内的流质。在使用这种所谓的强心剂时,为达到既定的效果,需要使用一定剂量的钾加以平衡。有些泻药会导致钾的流失,结果洋地黄制剂的药效就会大大增强。 抗生素和抗抑郁药在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反应同样迅速。塞勒贝格说,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在服抗生素时应特别慎重,因为并非所有的抗生素都能与避孕药同时服用,如果服用有可能会导致意外怀孕。 非处方药同样可能产生风险。比如,阿斯匹林不应与类双
3、香豆素等稀释血液药物同时服用,因为二者混服可能导致严重的内出血。服药期间别吃14种食品药,吃了就完了,是你的习惯。但药物参与消化的所有过程,可能和你抽的那支烟、喝的那种果汁、吃的那种食物相互作用。因此,你有必要了解你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忌口,防止药效打折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抗生素——牛奶、果汁 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内不要饮用牛奶或果汁。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则加速抗生素溶解,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 ☆多酶片——
4、热水 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类药物的有效成分,酶这种活性蛋白质遇热水后即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时最好用低温水送服。 ☆黄连素——茶4 茶水中含有约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 ☆阿司匹林——酒、果汁 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乙醛蓄积,不仅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而果汁则会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诱发胃出血
5、。 ☆布洛芬——咖啡、可乐 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乐中含有的古柯碱都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钙片——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专家建议服用钙片前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再食用。 ☆抗过敏药——奶酪、肉制品 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人体
6、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因此造成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止泻药——牛奶 服用止泻药物,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还容易加重腹泻症状。 ☆苦味健胃药——甜食 苦味健胃药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欲、助消化。甜味成分一方面掩盖苦味、降低药效,另一方面还与健胃药中的很多成分发生络合反应,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利尿剂——香蕉、橘子 服用利尿剂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再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更加
7、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维生素C——虾4 服用维生素C前后2小时内不能吃虾。因为虾中含量丰富的铜会氧化维生素C,令其失效;同时,虾中的五价砷成分还会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具有毒性的“三价砷”。 ☆滋补类中药——萝卜 滋补类中药通过补气,进而滋补全身气血阴阳,而萝卜有破气作用,会大大减弱滋补功效,因此服用滋补类中药期间忌食萝卜。 ☆降压药——西柚汁 服用降压药期间不能饮用西柚汁。因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成分会影响肝脏中某种酶的功能,而这种酶与降压药的代谢有关,将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副作用大大
8、增加。 ☆任何药物——烟 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试验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药浓度约降至不吸烟时的1/20。使用抗菌药物这些要注意使用抗菌药物应遵医嘱用药。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及早并尽可能地分离患者标本上的病原体,确定后做药物敏感实验; 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调整给药方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