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与中国问题

自杀与中国问题

ID:38424917

大小:2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2

自杀与中国问题_第1页
自杀与中国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自杀与中国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杀与中国问题张逸飞11120555“生,或者死。这是一个问题”这句被引用了数百年的名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名句,似乎可以摆在此刻开头的位置来引出这篇文章的主题。自杀的定义大概如此:指个体蓄意或者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中国自古有名言: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每天一个样,也让人们多了对于尘世的眷恋。日益发展的医疗技术也说明问题,人们在想着各种不同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延长自己的生命。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自杀这种行为似乎是一种逆文化的存在。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

2、手段离开这个世界?自杀所代表的,正是一种过日子的道理。自杀者要么是想尽节完贞,要么是为了逞其戾气,总之,是为了达到一种自以为好的状态,而做出的选择。自杀是好还是不好,关键在于自杀是否符合过日子的道理。总而言之,那就是这个世界存在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不了世界,只有试图“改变自己”来改变现状。根据调查,如今社会中,自杀最常见的原因有四种:一是因患抑郁症而无法治愈,走上了自杀之路;二是因感情危机、家庭破裂而万念俱灰;三是因躯体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对患者构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精神崩溃;四是因人际关

3、系、工作压力而引起的,当事人找不到其它办法寻求解脱,只好选择过激方式。这样看来,外界对于自杀者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视。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自杀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个体生理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一条社会新闻的内容:“10月23日,精神卫生法(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从一审至今,很多民众对该法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如何防范“被精神病”的问题,法律草案对此也予以积极回应。但我认为,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除了防范“被精神病”外,精神卫生法的立法还

4、应关注更多问题。”由上述的文字和前面我们的分析可以得知,老师所指出的另一问题:精神病,也并不是作为个体现象而存在的,同样也是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而处在当下的中国,这个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一些瑕疵缺憾客观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不可避免,于是乎,这为中国社会每年均有增长的自杀率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吴飞的文章《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当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九一九年冬天,长沙城里一个普通女子赵五贞在新婚的花轿里割腕自尽。虽然细究起来,也许赵五贞根本没有什么新思想,也根本没有反封建、反旧式婚姻制度的意思

5、,我们甚至不能完全排除她有精神障碍的可能,但是,这个小小的事件所激起的讨论却一浪接着一浪,似乎并不亚于梁巨川与王国维的死所引起的争论。仅毛泽东就连续发表了九篇文章讨论赵五贞的自杀。老僧那里的“戾气”,在这里变成了“自由意志”和“人格”。不过,他也批评赵五贞,说自杀并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获得幸福的真正办法,应该是社会革命。毛泽东的逻辑和古人的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他不再关心那些忠臣节妇,而把目光瞄准了普通人。他看到,普通人的自杀往往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和自由意志,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自杀并不

6、能使他们获得幸福。作者的观点,似乎自杀现象的存在,可以归结于“戾气”。“一旦“戾气”被正名成了“独立人格”,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日子处在如此深刻的一个矛盾之中:没有独立人格和面子,日子总是过不好;但是,对独立人格和面子的过分追求,却有可能让自己把命也丢掉。中国的自杀者往往并不是游离于社会常态之外的人,而恰恰是对某些社会规范和道德过于认真。古人对“仁”的评价完全可以用在他们的身上。而比起古代那些仁者来,这些匹夫匹妇似乎又谈不上什么人生境界。他们死了也就死了,连寻替代都不能做到。”对待自杀,中国在19

7、87年前是没有统计资料的,自杀当时是间极其敏感的事情,对当事者、亲属和单位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文革时期还一律从政治的角度来解释,要么把自杀归为政治斗争的结果,要么把自杀当作反革命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自杀往往被列为保密资料,禁止统计与公布。由于自杀会给亲属、单位造成不良的影响,自杀者的亲属往往掩饰自杀的真相,而将其归因于他杀。自杀的情况一般很难准确判断,有的用交通事故来掩饰,有的为了保险费而隐瞒自杀。所以自杀的数据统计起来非常的困难。而近年来一些数据的披露,也使人们对于自杀这一现象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8、。中国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而每年的自杀人数却占到世界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每两分钟就会有一人自杀死亡,有八人自杀未遂。每年至少有二十五万人死于自杀。这组数据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社会,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社会现象,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相对提出要采取所谓的“自杀干预”措施,以及一些思想感化运动,可是似乎收效甚微。而且,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似乎也有存在的合理性。这个问题有待以后的进一步商榷。当下中国的自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