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

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

ID:38415189

大小:2.13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9-06-12

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_第1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_第2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_第3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_第4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高考专题复习之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高考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1.分清虚实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介词“替”、“给”动词“作出”、“制定”六王毕,四海一黄鹤一去不复返动词 统一副词 一

2、旦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令壮者无取老妇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通“娶”夺取2.辨明用法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3.通晓古今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学不可以已B、有的完全消失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

3、变化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4.注意特殊现象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1)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投诸渤海之北(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而:(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一、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7、表示因果关系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

5、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固定词组:1、【然而】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而后】才,方才。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4

6、、【既而、俄而】不久,一会儿。如: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一、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表并列表假设表转折表递进表修饰表承接代词,你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呢”练习:①侣鱼虾而友麋鹿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轲自知事

7、不就,倚柱而笑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⑧某所,而母立于兹连词,表并列,可不译连词,表承接,可不译连词,表修饰,可不译连词,表递进,“而且”“然而”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目的,“为了”“为的是”连词,表假设,“如果”人称代词,“你的”二、之:(一)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到……去”如: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二)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偶有代“我”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

8、人)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三)助词1.结构助词。①表修饰,译为“的”多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