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ID:32438220

大小:12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4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_第1页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_第2页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_第3页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_第4页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四川内江资中陈琼一、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修饰关系。连

2、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如:吾恂恂而起。吾尝终日而思矣。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而母立于兹。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1)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如:既而儿醒,大啼。俄而百千人大呼。(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二、何1、疑问代词(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

3、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大王来何操?子何恃而往?(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2、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吏呵一何怒。3、复音虚词。第9页共9页(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如太行王屋何?(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荣禄

4、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4、同“呵”,喝问。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三、乎1、语气助词(1)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如:欲安所归乎?壮士,能复饮乎?(2)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四、乃1、副词(1)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等。

5、如:良乃入。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2)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如:家祭无忘告乃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嬴乃夷门抱关者。五、其1、代词(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

6、,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第9页共9页如:秦王恐其破璧。矗不知其几千万落。(3)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2、副词(1)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如:其孰能讥之乎?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7、如土石何?(3)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如:吾其反也。(4)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连词(1)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2)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4、助词,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如:霰雪纷其无垠兮。六、且1、连词(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且矫诏纷出。(2)并列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