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89808
大小:654.55 KB
页数:150页
时间:2019-06-11
《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战略与技巧实务壹、理念和战略篇一、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应具有的理念二、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应具有的战略贰、物料管理和成本篇一、如何制定物料计划与采购预算二、库存管理与零库存的可行性三、供应厂商的选择、辅导与评价四、采购中的成本控制五、如何降低采购单价六、如何做好库存管理叁、生产管理和成本篇一、如何控制领料及超量用料二、如何做好5S管理三、如何控制及提高生产效率四、如何降低呆货、呆料及报废五、生产绩效的衡量和分析六、如何推动全公司品管七、如何做好进料品管、制程品管和成品品管八、如何制定有效的成本改善专案肆、销制管费用篇一、如何简化组织及
2、精简人员二、如何简化工作程序及表格报表三、如何有效开会四、如何减少机器维修和能源费用五、如何控制交际费伍、成本分析篇一、每工时成本分析二、报价差异分析三、单元产品利润分析四、损益平衡点分析壹、理念和战略篇一、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应具有的理念:(一)全盘性及全员性理念:1、建立目标,逐渐达成。2、确立主办单位(人)及协办单位(人),明订完成时限及排程。3、三线管理:第一线:执行单位。第二线:支援单位。第三线:后勤单位。4、三道管制:第一道:执行者,计划、执行、检核彻底。第二道:直接主管,督导。第三道:间接主管,督导。其他单位人员,协办、查核。(二)一贯性
3、理念:1、沟通理念,建立共识。2、明订进行策略。3、建立制度,设订方法。4、参与式计划、执行及检核。(三)三段式管理理念:1、计划安排良好、彻底执行及考核。2、即时改正缺点、解决问题、改善提升。3、分段定时全面检讨。(四)成本理念:1、成本的目的:成本的目的在于创造企业最大的利润。做对的事。用对的方法。2、成本的内容:材料成本:A.单价。B.附加成本。C.数量。直接人工成本。间接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A.人员费用。B.物件费用。C.直接人员费用与附加人员费用。D.时间成本。E.机会成本。3、成本与利润:收入-成本=利润。收入:单价×数
4、量。成本:原料、人工成本、各项费用。收入-利润=成本。业务利润与管理利润。(五)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理念:1、可掌握性。2、时效性。3、边际利润性。4、辅助性。二、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应具有的策略:(一)方法策略:1、要项管制策略:运用要因分析法,逐层分析重要项目及影响因素,直到可控制细目为止。依据企业目标及经营阶段,确定工作重要性及紧急性,安排优先顺序。2、源流管制策略:订立标准及目标。管制重要事项根源,第一次就做对做好。处理问题外,尚应彻底解决问题发生原因。(二)制度策略:1、目标管理策略:分解工作项目,明确订立成果目标及时间目标。达成目标,须有步骤
5、及工作计划。检讨阶段性目标及最后目标的达成状况。训练同仁工作方法,与同仁共同研究未达成目标时的改善之道。2、分层负责策略:明订工作职责,确定工作分配。订明负责人、主办人、协办人及工作完成时限。配合目标管理及表报制度。3、表报制度策略:建立重要表报制度。建立标准,设定目标,加强制度管理。运用表报,彻底追踪检讨。(三)价值分析策略:1、VA、VE。2、投入、产出、收益分析。(四)资料策略:1、蓝图。2、材料用量清表。3、标准工时表。4、检验标准。5、标准产品及校正标准。6、操作标准规范。7、档案。贰、物料管理和成本篇一、如何制定物料计划与采购预算:(一)
6、如何分析材料成本:1、材料用量清表(BillofMaterials,BOM)的运用:材料用量清表编制、分发、更新、归档与运用。产品单位材料成本分析。重要材料之单位成本分析。报价时之运用与差异分析。材料标准单价之设定。材料价格差异分析。材料用量差异分析。“材料用量清表”(附件一),“工程变更通知书”(附件二)。2、分析重要材料成本:ABC分析法:大数法则。A项材料、A项产品。TOP10。单位材料成本分析。(二)如何制定物料计划与采购计划:1、安全存量的建立与计算:常用材料与专用材料之区分。备料周期之计算。每月平均用量之计算。安全存量、请购点、采购批量。
7、“原物料安全存量及请购点设定表”(附件三)。2、材料需求计划(MRP)及购料排程的计算与控制:订单之汇总。材料需求之展开。加项:已订未制量、安全存量。减项:库存材料、运输途中材料、在制品材料、制成品材料。专用材料的需求预算及采购预算。(三)如何决定最适当的采购数量:1、经济订购数量法(EconomicOrderingQuantity,EOQ):S:每次订购费用C:每周储存成本U:商品单位成本2ASUCA:平均每周净需求EOQ=2ASUC2、固定数量法(FixedOrderQuantity,FOQ):每次数量相同。凭过去的经验或直觉决定订购数量。应考虑
8、设备或产能限制、模具寿命、包装限制、运输限制、储存空间限制等。此法不考虑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3、批对批法(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