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肾病进展

蛋白尿-肾病进展

ID:38384036

大小:317.3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11

蛋白尿-肾病进展_第1页
蛋白尿-肾病进展_第2页
蛋白尿-肾病进展_第3页
蛋白尿-肾病进展_第4页
蛋白尿-肾病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蛋白尿-肾病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蛋白尿和肾脏病进展的关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尿蛋白量>150mg/24小时,尿常规检测蛋白阳性。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量>30mg/24小时,尿常规检测蛋白阴性。尿蛋白半定量测定溴酚蓝:主要与白蛋白起反应,头胞、青霉素、X造影剂及pH7时可出现假阳性。沉淀法:敏感性高,易出现假阳性,非白蛋白尿蛋白检出率高。尿蛋白半定量评价半定量-浓度范围;和尿量及尿浓度的关系;方法之间的差异非白蛋白的检出率。尿蛋白定量测定沉淀法:磺硫酸-白蛋白球蛋白,三氯醋酸-球蛋白白蛋白,钨酸-白蛋白=球蛋白。紫外吸收法:210nm(白=球),敏感,精确性略差。双缩脲:敏感

2、,操作烦琐、费时。凯氏定氮法:精确,使用于研究工作。尿蛋白选择性检测1.分子大小选择性:2.电荷选择性:1-分子大小选择性–选择性指数:uIgG/sIgGXsALB/uALB分子量:白蛋白70kdIgG150kdSI0.10选择性SI0.21非选择性2-电荷选择性:血清淀粉酶:唾液(PI5.9-6.4)和胰腺(PI7.0)分子(约2.9nm)同,,根据酶排泌分数=尿酶×血肌酐/血酶×尿肌酐,可以计算出尿唾液淀粉酶或尿胰淀粉酶的排泌分数,根据唾液/胰淀粉酶清除比=尿唾液淀粉酶排泌分数/尿胰淀粉酶排泌分数,计算出两者的清除比。正常的清除比小于1,如此比值大于1

3、,提示肾小球基底膜上阴电荷有所丧失,阻挡血浆中带阴电荷蛋白滤过的能力有所下降。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正常小于30mg/24h,或20ug/m,排出量在30-300mg/24小时,或20-200ug/分视为尿白蛋白排出增加。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者,尿白蛋白的排量多在300mg/24小时以上。尿微量白蛋白意义常规尿蛋白:提示肾脏,特别是肾小球局部炎症或损害,致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所致。尿微量白蛋白:常规尿蛋白(-),提示肾脏(肾单位)内存在高滤过,高灌注的功能改变。主要用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荟翠分析:病例数阳性预期率IDDM23027/36(75%)

4、 NIDDM26312/84(25%)阴性预期率:IDDM和NIDDM均大于95%.尿液小分子蛋白的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视网醇结合蛋白(RBP)尿蛋白-1(Protein-1)1.β2-微球蛋白(β2-MG)尿浓度约为70~80ug/g肌酐。酸性、庆大霉素、细菌使之降解,需见化碱化尿液,同时加用抗菌素(庆大酶素除外)。1.β2-微球蛋白(β2-MG)尿浓度约为70~80ug/g肌酐。酸性、庆大霉素、细菌使之降解,需见化碱化尿液,同时加用抗菌素(庆大酶素除外)。β2-MG的特异性较差,许多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SLE、结节病、急性

5、排异、AIDS病等β2-MG的产生均增加。2.视网醇结合蛋白(RBP):尿浓度约为50-70ug/g肌酐。与β2-MG相比RBP有两大优点:1.RBP在酸性尿液中稳定性较强,尿液标本的留取无须任何处理。2.特异性较高,临床上唯有肾功能衰竭能使血清RBP增高。利尿剂可影响RBP的排出,测定RBP时病人应停用利尿剂。3.α1-微球蛋白(α1-m):尿浓度低于20mg/g肌酐(30mg/24h)。因其尿内浓度显著高于β2-MG和RBP,使实验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大为提高,是临床上用以判断近曲小管损害较为理想的指标。4.尿蛋白-1(Protein-1):与上述三个小分

6、子蛋白相比,CC16的最大优点是敏感性高,当肾小管仅轻微损害时,其它小分子蛋白并未增高,CC16即已显著增高。因此被认为是近曲小管早期和轻微损害的敏感指标。β2-MG:稳定性,特异性较差。RBP:稳定性,特异性较高。α1-MG:尿浓度高,实验误差小。Protein-1:敏感性最高。蛋白尿与肾脏损害大量蛋白尿本身除反映肾脏组织损害程度外,对肾小管间质可造成严重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否以及其损害的程度是决定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主要因素。蛋白尿促进肾脏病发展:依据1蛋白尿程度与肾脏病预后相关2动物实验发现:大量蛋白尿可导致肾组织损害和纤维化3尿蛋白中含有多种促使

7、肾脏炎症、或纤维化反应的物质,尤其对肾小管造成损害。白蛋白本身可能不是主要因素高选择性蛋白尿:小管间质损害较小,病人预后较好;无血清白蛋白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小管间质损害类似于其他动物。非选择性蛋白尿肾脏毒性肾小管腔:蛋白管型阻塞直接肾小管损害(促进细胞增殖、凋亡)促使间质炎症反应间质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直接损害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单独无作用蛋白尿与小管细胞增殖:非选择性蛋白尿肾脏毒性有害成分:生长因子转铁蛋白脂质/脂蛋白补体趋化因子(NFB依赖性)IgA肾病蛋白尿和预后关系DirecttubulareffectsOsteopontinChemokinesEnd

8、othelinTGF(MCP-1,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