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82340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1
《延安市契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契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延政办发〔2012〕6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重新修订后的延安市契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二年六月六日延安市契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和《陕西省契税实施办法》等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契税征管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2、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承受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纳税人,应当依照本细则规定缴纳契税。 本细则所称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本细则所称承受,是指以购买、受让、受赠、交换等方式取得土地、房屋权属等行为。 本细则所称单位,是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军事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其它组织。 本细则所称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 第三条—6—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是指下列行为: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即土地使用者向国家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
3、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二)土地使用权转让。即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赠与、交换或者其它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它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三)房屋买卖。即房屋所有者将其房屋出售,由承受者交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它经济利益的行为。 (四)房屋赠与。即房屋所有者将其房屋无偿转让给受赠者的行为。 (五)房屋交换。即房屋所有者之间相互交换房屋的行为。 第四条土地、房屋权属以下列方式转移的,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或者房屋赠与征收契税: (一)以
4、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 (二)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 (三)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四)以预购方式或者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集资建房是指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由城镇居民、单位职工投资或参与部门投资建设住宅的一种形式。 (五)以其它方式事实构成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如城镇居民委托代建房,城镇职工购买安居房、经济适用房等。 第五条契税税率为3%。 第六条—6—契税的计税依据: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为成交价格。成
5、交价格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所有价格(含税费),包括承受者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它经济利益。土地使用权出售,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土地使用权作为交易条件,取得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它经济利益的行为。 (二)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
6、价格核定。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所有权交换,交换价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它经济利益的一方缴纳税款。交换价格相等的,免征契税(房屋使用权交换不征契税)。 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按照前款征税。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应由房地产转让者补缴契税。其计税依据为补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或者土地利益。同时承受者按照成交价格缴纳契税。 第七条契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计税额)×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外汇结
7、算的,按照纳税义务发生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第八条—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契税: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本单位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事业单位是指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核算的事业单位。 (二)城镇职工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在国家规定标准面积以内的(面积标准按陕办发〔1996〕7号文件执行)免征契税。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面积的部分,按规定缴纳契税。 本细则所称公有住房是国家所有的房屋。即
8、全民所有制单位的房产,以区别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房产和私有房产。公有住房包括:国家企业、事业单位购建的含自建自置、集资兴建的(不包括个人集资),产权属于单位,租给职工居住的公房;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自管自用的公房;国家设置的专业管理部门,如房地产管理部门管理的房产或由房地产公司经营的公房。 (三)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准于减征或者免征; 不可抗力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四)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