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77248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1
《心在哪里智慧在哪里、智慧在哪里幸福在哪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在哪里智慧在哪里、智慧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心在哪里智慧在哪里、智慧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心”者“趣也”,“趣”者兴趣、趣味也!兴趣就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而获得某种事物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激发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动力,它是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其前提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这还有赖于数学知识的趣味,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高度抽象性,如采用呆板的注入式
2、教学方法教学呆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设计和挖掘所学知识的趣味。下面,我就自己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与反思:一、导入注重设“趣”,激发求知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急于传授知识,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去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分析提出的问题,创造解决问题的氛围。如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来导入新课,这样做
3、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认知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刚上课,提出了一个让同学们感到奇怪的问题:一个小朋友,他刚满十二岁,却只过了三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等我说完,同学们互相看看,学生很想揭开这个秘密,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好奇又积极思考。这时教师抓住学生渴求知识的迫切心理,组织教学,调动了他们高昂的学习情绪。二、潜心设计铺垫,诱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在备课中,我们要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潜心设计铺垫,降低教学难度,诱发学习兴
4、趣。我在教学第八册第14页(苏教版)例3:胥浦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38个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设计了下面两道铺垫题:1、胥浦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2、胥浦小学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这样学生解决了铺垫题后再解答例题,迎刃而解,经常进行类似训练,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新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趣”由心发。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
5、识更重要。如果学生不具备自学能力,个人将无法进取和创造,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逐步衰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计自学题,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全班学生充分意识到:教师不讲,我就能解答新授的内容。如在教学第十册第141页(人教版)“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时,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出示两个自学提纲便能解决问题。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什么加法同样适用?2、在分数加法中运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自学例题理解自学提纲后,便可直接完成“做一做”,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自学题的引导下,
6、学生有条理地自学获得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从心理上经常会产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步得到升华。四、教学方法有“趣”,学生参与有“趣”。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激励、驱策、推动学生进行学生活动的内部动力。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我要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教师要充分运
7、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第九册第75页(苏教版)“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引导他们拼补成已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面积呢?学生很快得出“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
8、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如:四年级学习“乘法结合率”时,经常要遇到25和4、40结合,125和8结合,后进生怎么也记不住,便引导他们想:25和4是一对好朋友,125和8是一对好朋友,好朋友遇见了要手拉手等感性的语言来描述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