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

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

ID:38376680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1

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_第1页
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_第2页
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_第3页
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_第4页
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即教育”,永恒的主题——再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问题学生及其不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内容摘要】音乐课不是主课,学生或许在语数外科目中表现良好,但一些学生的调皮本性在相对生动活泼的音乐课上被激活,涌现出插嘴、好动、吵闹等破坏上课纪律的各种问题学生,低年级的音乐课堂尤甚。处理这些问题学生及其不良行为,如果单靠简单的说教、喝止甚至体罚来解决,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叛逆和抵抗行为。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音乐教学的特性来看,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学生理解、宽容和热爱。爱即教育,用一颗关爱的心去改善和化解低年级学生音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和问题。【关键词】问题学生及其不良行为学生心理发

2、展特点音乐教学爱即教育小学时期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尤其小学低年级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在此阶段中将得到迅速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大心理学家、心理教师或班主任的义务,也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不仅应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面,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德育有效渗透进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和其他各门学科的道德教育相辅相成。但是,我们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作为个体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复杂的心理感受,倘若教师在处理课堂上一些不良行为和问题心理过程中运用方法稍有偏颇,结果便会适得其反。那如何做到松弛有度、科学有效呢?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

3、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因此,用“爱”来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主动、生动的学习,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和信念。一、“学会微笑面对、保护学生自尊”——爱的宽容教育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容纳学生的过失,允许学生犯错误,多给学生一次改过错误的机会。作为教师,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面对学生的过错,教师应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切不可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因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多一份慈母心,去关爱学生。1、“微笑”是爱的语言。培根说过: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当你对学生微笑时,能增强你的亲和力,能消除学生们对你的防范意识,增进师生间的情感。特别是在学生们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

4、教师的微笑能带给他们克服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由于音乐课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充分唱起来、跳起来和动起来,音乐课5经常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学生和问题,开小差、打架、插嘴、哄笑时有发生。教师应该及时做出反应,调整上课节奏,用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宽容的微笑来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不是一味的喝止、教训。简单粗暴的叱喝不但把认真上课的学生晾在一边,浪费学习时间,造成间接伤害,更让问题学生在其他学生前丢尽了面子,由此产生的羞辱感、恐惧感,可能完全使他们忘记对自己不良行为本身的反思。当下次音乐课来临,学生会产生厌课心理,采取一种无所谓的学习态度甚至是抵抗情绪。正如英国教育家诺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

5、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惧,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所以,教师唯有压下心中的不快,心平气和地面对这样的事件,用“微笑”建立起双方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卸下心理防备,获得一种心理安全,产生认错知错的可能。2、保护学生的自尊。如果说教师用“微笑”叩开学生的心门后,随即的教育过程就更需要艺术化的处理方式来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师应多给学生一点宽容,多给他们一些信任和鼓励,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暗示和教育教学策略,一步步打开他们的心理枷锁。例如,教师正在讲授反复记号的音乐小知识,有个学生插嘴现象非常严重,一个问题还没有问完,他就抢着回答说开了,并把反复记号的一种

6、特殊形式:反复跳跃记号也一并兜底说出,把教师的讲授秩序打乱了,而其他学生对他也颇有微词。这时候,教师是喝止他闭嘴还是趁势对他进行上课要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呢?笔者的做法是,顺水推舟,请他来当一回小教师,让这位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这个问题。这样,既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又给这个学生过了嘴瘾,提供了一个表现他自己的机会;既保证了课的正常进行,又让这一安排意外成为了全课的亮点,他也获得了其他学生的喝彩。当然,课后教师与学生当及时沟通,在肯定了他的表现后,反问他,如果你当老师时也出现了这样的插嘴现象,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只有先尊重了他人,他人才会尊重自己的道理。随后的音乐课上,他都能尽量

7、克制住自己、并懂得帮助别人,赢得了学生们的赞美和尊重。插嘴事件的整个疏导过程都是点到即止,教师无任何的指责和批评,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自我教育的机会,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达到让学生知错改错的目的。二、“积极分析原因、消除不利因素”——爱的理智或许发生的不良行为是偶然的,但纵观现状也有其发生的必然性。教师就应该透过事件的表象积极分析原因,消除不利因素,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走出不良学习习惯和问题心理。而教师通过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