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68718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1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复习备课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主备人:倪金美从备人:刘义志刘辉左官伟崔万里栾善升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为话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让我们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时同学们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使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信心、努力学习,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单元选择的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短文两篇》是短而美的散文,《人生寓言》是现代寓言,《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论语〉十则
2、》是文言语录。同样是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注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充分理解课文内涵,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7(2)过程与方法: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意,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深入思索,要求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优秀品质,为自己
3、的人生负责。三、单元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和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2.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体会本单元各课表达的主题,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奉献,敢于尝试,坚强面对生活,积极修身做人的优秀品质。四、单元教学难点:本单元第10课《论语》十则可能会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同学们缺乏对古文的深入理解,所以本单元这篇文章应在同学们牢记的同时还要理解其含义并且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态度。五、教学设想:1.课时分配: 第6课《理想》 (2课时) 第7课短文两篇 (2课时) 第8课人生寓言 (2课时)
4、 第9课《我的信心》 (2课时) 第10课《论语》十则 (3课时) 2.授课类型: 讲授课。73.教学方法:(1)阅读法,反复朗读从而体会意境。(2)组织讨论法、组织几名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学习的内容。4.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教学课件、图片等六、课文分析:本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选文有诗有文、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内容比第一单元更多一些理性的成份。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与上一单元有延续性。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朗读训练(发音、停顿、重音、语调
5、、速度、感情)要求有所提高。关于《理想》:这是一首哲理诗,教学时,应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去探究诗句的含义。诗人在诗中打种种比方,用种种意象,阐述理想对于人生的决定意义。特别是诗中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以为,完全可以把这首诗作为学习比喻、学习诗歌的范文。这首诗构思精巧,语言精美,在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背诵。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可以补充如下问题:——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人要有怎样的理想?——怎样把远大理想贯穿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这个问题是对理解思考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建议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在“读”,第二课时重点在“悟。关于《短文两篇》之《行道树》:这是一篇
6、当代散文,写的是神圣感情的体验。在道德情感价值观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奉献者的精神。在知识技能方面,主要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7教学的重点是把握行道树的象征意义。“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一句话充满哲理,要好好领会。为什么行道树是神圣的?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么?抓住了“神圣、痛苦、深沉”这三个关键词,也就把握了文章的精髓。同时要注意两个对比:一个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一个是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从这两个对比中体会“痛苦”二字,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还可补充下列问题:——行道树有什么特点
7、?作者歌颂的是什么精神?——课文在写法是有什么特点?让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读一读张晓风的散文。关于《短文两篇》之《第一次真好》这是一篇当代散文,写的是新鲜感觉的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使学生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真正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知识能力方面,应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主旨。教学的重点是联系实际,探究为什么要珍重第一次。抓住“真好”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启发意义,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