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

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

ID:38357799

大小:1.86 MB

页数:114页

时间:2019-06-11

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_第1页
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_第2页
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_第3页
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_第4页
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汽车性能、结构与安全袁媛安全:回归社会公众利益本位的品牌诉求当中国的客车市场新产品迷炫人眼、新造型层出不穷之时,客车产品同质化也日益严重、客运企业营运利润不断下降。于是,急功近利甚嚣尘上,客车事故接连发生……   7月11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王金彪在会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0270起,造成41933人死亡、22183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1亿元。其中,营运车辆交通肇事55939起,造成16102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29.4%和3..4%。在一次死亡1

2、0人特大交通事故中,营运车辆肇事20起,占76.9%。   在这些交通事故中,除人为因素外,客车本身的安全性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8月3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持的中国客车安全调查结果在北京公布。在被调查统计的12大项中,就有五项调查结果属于客车本身的安全因素,主要是(百分比为选择比例)制动性能(33.36%)、缺少乘客安全带(31.80%)、驾驶员视野受阻(29.71%)、发动机自燃(23.01%)、爆胎(20.52%)。第一节汽车使用性能与交通安全买车考虑因素:动力、安全、操控、舒适、外观、价格、油耗、

3、排量、进口/国产….选什么?为什么?一、汽车动力性能指标汽车动力是汽车最基本的性能1。汽车动力性指标1)最高车速满载、良好水平路面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条件:水平路面,无风、良好天气一般小车:3000rpm120Km(5档)5500rpm220Km(5档)2)加速时间衡量汽车加速能力原地起步加速时间0~100Km/h所用时间,6~20秒超车加速时间30~40km/h至某一高速3)最大爬坡度满载、良好路面能上坡的最大坡度轿车无爬坡指标货车imax=30,16.70越野车imax=60,3102。汽车行驶受力分析3.

4、汽车驱动力发动机扭矩经多级传输,驱动轮扭矩:发动机特性曲线发动机输出力矩、功率、油耗与转速关系测试条件:发动机供油门一定,发动机扭矩随转速关系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驱动轮输出功率与发动机输出功率之比4.汽车行驶阻力1)滚动阻力车轮滚动,轮胎在路面上产生切向力和轴向力,力的相互作用使轮胎和路面变形。轮胎变形δ与轮胎结构、压力、载重等有关影响滚动阻力因素轮胎结构、气压、载荷、车速、驱动转矩2)空气阻力汽车行驶与空气形成相对运动,空气作用在汽车外表面上的法向分力称压力阻力摩擦阻力:具有粘度的空气作用在汽车外表面上的切向分

5、力称摩擦阻力形状阻力58%干扰阻力14%内循环阻力12%诱导阻力7%摩擦阻力9%3)上坡阻力4)加速阻力Fj汽车加速需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的惯性力即为加速阻力5.汽车行驶的驱动和附着条件汽车行驶驱动力必须满足条件动力因素汽车动力性能与什么有关?驱动力质量7.汽车加速性能第二节汽车安全行驶性能一、汽车制动安全性1。汽车制动基本原理制动过程制动器制动力Fu地面制动力制动器作用在车轮上力地面作用在车轮上力2.路面附着系数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关系地面制动力线性变化地面最大制动力与地面附着系数有关车轮滚动状态附

6、着系数随滑动率变化附着系数随滑差变化OA段AB段B段以后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道路材料、轮胎材料、结构、气压等环境影响,水作用,路面污染3.制动过程汽车制动过程(4个阶段)4.前后制动力分配探讨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大小和制动时间先后不同对制动性能的影响5.制动性能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方向稳定性、操纵轻便和反应灵敏性制动效能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能力汽车制动效能评价指标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制动时间(1)制动减速度制动器减速度要合理应用?(2)制动距离直接直观反映汽车制

7、动性能(3)制动力和制动协调时间制动效能与制动器制动力,制动器协调时间有关检测、评价较方便制动力间接反应制动效能2)制动方向稳定性(1)制动跑偏:制动力不等、前轮定位失准、机械运动干涉(2)制动侧滑:附着系数、车轮抱死、载荷不均前后轮不同抱死侧滑情况后轮先抱死,前轮无制动:V=25km/h轻微侧滑,V=50km/h侧滑严重,曲线a后轮无制动,前轮有足够制动力:侧滑小,曲线b前后都有制动力:后轮先于前轮抱死时间短于0.5秒,侧滑小;大于0.5秒,严重侧滑前轮先抱死侧滑分析后轴不抱死,无侧滑,速度Vb前轮抱死,无足

8、够侧向力,产生侧滑,速度V侧质心C惯性力Fj垂直方向分力与前轴侧滑力V侧相反,阻止侧滑进一步加大后轮先抱死侧滑分析Fj与后轮侧滑方向相同,加剧了侧滑不能保证制动稳定性3)制动效能恒定性制动器抗热衰退和水湿恢复能力热衰退:汽车频繁制动,制动器温度300~400度,制动器温度上升,摩擦力矩下降热衰退与制动器材料、结构有关水衰退汽车涉水,水进入制动器,摩擦表面浸水使制动器短时失效,制动效能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