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及其词

浅析苏轼及其词

ID:38355332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1

浅析苏轼及其词_第1页
浅析苏轼及其词_第2页
浅析苏轼及其词_第3页
浅析苏轼及其词_第4页
浅析苏轼及其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苏轼及其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苏轼及其词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经常会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说,也就是唐朝的文学成就代表是诗歌,宋朝是词,元朝是曲。但这并不是说,唐朝只有诗歌,宋朝只有词,元朝只有曲。同样唐也有词文曲等,宋有诗文等,元有诗词等。就像宋词中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他不仅创作词,还创作诗文,并且他的诗文也都非常有名,他著有《苏轼文集》和《苏轼诗集》,文中创作的名篇像《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诗中像我们熟悉的《题西林壁》。而只不过是在他的诗文词三者比较而言,他的词的成就更为突出。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论及一下他的词。我们知道,词又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等。而苏轼又是

2、豪放词的代表,所以我们主要分析一下他的豪放词以及简要谈谈他的婉约词。通过分析他的生平和创作会发现这些都影响着他的思想,尤其是他的生平经历影响了他的思想,反过来思想又影响到了他的创作,如豪放词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蕴含了他的儒家思想,汲汲奔走于仕途之中。分析了他的生平创作和思想会发现他是一个才华出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关键词:苏轼豪放词婉约词思想谈及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可见苏轼在宋代文学的地位是如此之重要,也可见他的文学成就是多么高。他在诗文词方面的成就都非常高,相比较而言,词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对词体

3、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一个人的生平经历、思想等能影响他的创作,反过来一个人的创作也能反映他的思想。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苏轼及其词。一、苏轼生平苏轼,又名苏东坡,5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苏轼是苏洵的第五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

4、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的好的方面。),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

5、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通过介绍苏轼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文学成

6、就非常高。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他的词。二、豪放词提起豪放词我们会马上想到苏轼,所以我们可以说苏轼与豪放词是一致的。豪放词是苏轼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5  苏东坡之所以被后世众论者尊为“豪放派”之鼻袓,主要还是由于他的一些描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的词作,抒豪情,言壮志。确实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慷慨豪迈的气质,领词风转变之先河,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开阔动荡、雄壮勃发,在这样浩渺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

7、功名虚幻的感叹,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这种人生哲学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却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  又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全篇洋溢着一股报国杀敌的豪情,热切浓烈、意气奋昂,给人一种豪气干云天的冲动感觉。苏轼一生都宦海沉浮。指点河山,兼济天下是他的理想。这种儒家最基本的处世思想,促使着他汲汲奔走于仕途之中。想当年科场得意,天子赏识,一时仕途似锦,怎不令人

8、意气奋发?何况是“奋厉有当世志”的苏东坡,目空四海,夸口“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也是可以理解。于是“聊发少年狂”时,作一作“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