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

ID:38354395

大小:192.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11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_第1页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_第2页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_第3页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_第4页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遗传与环境(含“第一编”)  1.西方一种旧的儿童观的概括和例证。承认儿童的特殊性,这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也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事。在教材中引用了17世纪中叶(1656年)一的幅绘画,图中小女孩的衣着样式和成年女性的没什么两样,就是尺寸小一些,折射出成人否认儿童有独特的精神世界。这表明西方直到17世纪中叶还继承着一种悠久的旧观念,即儿童不过是“小大人”,于是也就不必单独地讲儿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只要讲成人的就行了,正像把成人衣着的式样套用于儿童那样。  2.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2、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关于遗传与环境影响的代表性观点。  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儿童个体发展的两大因素系列。比如:霍尔的代表性观点是“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等等。  4.遗传与环境影响之间抵抗与互补关系的例证。  苯丙酮尿症事件表明环境影响成功地抵抗了遗传的作用,等等。  5.细胞分裂的类型。  一是有丝分裂,即指体细胞的成倍分裂。表现为胎儿长大、婴儿出生、儿童成长……一是减数

3、分裂,即指成熟的性细胞恢复成只含23个染色体的状态。  6.细胞、染色体、基因的结构关系  可以概括为: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细胞可以粗分为两种:体细胞和性细胞。细胞里面有细胞核,细胞核内有一种条状物质叫染色体,一对里的两条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在人类的一个成熟的性细胞里有23条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标记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标记为XY。  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座位上就有一对基因,称“等位基因”,它俩控制着同样的生物机能,不过控制的方式可以不同,好比电灯的开关,“开”使灯亮,

4、“关”使灯灭,不同的控制方式用同名字母的大小写表示。以色觉为例:一个人的一对等位基因里只要有一个是显性的,即AA或Aa,那就有正常色觉;如果两个都是隐性的,即aa,那一定是色盲。  7.环境的概念。  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8.基因的显性效应。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以色觉为例的Aa不为什么造成色盲呢?就是基因的显性效应,也就是说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作用、影响或效果。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

5、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

6、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9.格塞尔关于机能成熟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的双胞胎爬梯实验。说明在遗传和环境都正常的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的。  10.胎儿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胎儿环境应该从受精卵的形成算起,延伸到母亲的生产过程,而以婴儿的出生为结束。  11.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家庭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有差异,这会在成年前的子女身上体现出来。其次,促进儿童达成最初社会化的

7、教养,受父母对传统与新风的选择与认可的程度所制约,还受到家族内足以刺激儿童作出反应的不同教养人士之间的力量对比所制约。第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教育,受父母或家庭内主要的教育承担人的知识水平和类型的制约。家庭环境影响的上述3个方面还可以交互作用,形成不同的组合,甚至出现奇异的变式。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在扩大儿童个体之间差异的同时,也在缩小个体差异。总之,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特别在儿童的知识、能力、才艺、行为格调、精神风貌诸方面形成多样性差异。  12.学校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

8、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  (2)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